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 第10-11页 |
·林业工程生态效益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4页 |
·对生态效益的定义 | 第11-12页 |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进展 | 第12-14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4-17页 |
·东北三省地形地貌概况 | 第14-15页 |
·东北三省水文概况 | 第15页 |
·东北三省退耕还林模式简介 | 第15-16页 |
·黑龙江退耕还林模式 | 第15页 |
·吉林省退耕还林模式 | 第15-16页 |
·辽宁省退耕还林模式 | 第16页 |
·样地所在区域概况 | 第16-17页 |
·黑龙江省宾县概况 | 第16页 |
·吉林省大安市概况 | 第16-17页 |
3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24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标准地和对照样地的设置和选择 | 第18-19页 |
·土壤调查 | 第19-20页 |
·土壤理化性质调查 | 第19页 |
·土壤抗冲性的测定 | 第19-20页 |
·东北三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数据及评价指标监测数据收集 | 第20页 |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公式及参数设置 | 第20-24页 |
·涵养水源功能 | 第20-21页 |
·保育土壤功能 | 第21页 |
·固碳释氧功能 | 第21-22页 |
·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功能 | 第22页 |
·净化大气环境价值 | 第22-23页 |
·物质总量计算方法 | 第23-24页 |
4 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典型退耕还林地效益研究 | 第24-36页 |
·土壤物理性质改良效益 | 第24-27页 |
·黑龙江宾县退耕地土壤物理性质改良效益分析 | 第24-25页 |
·吉林大安退耕地土壤物理性质改良效益分析 | 第25-27页 |
·土壤肥力改良效益 | 第27-32页 |
·黑龙江宾县退耕地土壤肥力改良效益 | 第27-30页 |
·吉林省大安市退耕地土壤肥力改良效益 | 第30-32页 |
·黑龙江省宾县落叶松退耕林地土壤抗冲性研究 | 第32-34页 |
·6年生退耕落叶松土壤抗冲性 | 第32-33页 |
·12年生退耕落叶松土壤抗冲性 | 第33页 |
·退耕落叶松林地土壤抗冲性随退耕林龄变化趋势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6页 |
·土壤物理性质改良效益 | 第34页 |
·土壤肥力改良效益 | 第34-35页 |
·土壤抗冲性增加效益 | 第35-36页 |
5 东北三省退耕还林生态效益定量评价 | 第36-57页 |
·黑龙江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 | 第37-44页 |
·黑龙江省退耕还林工程涵养水源物质量 | 第37-39页 |
·黑龙江省退耕还林工程保育土壤物质量 | 第39-41页 |
·黑龙江省退耕还林固碳释氧物质量 | 第41-42页 |
·黑龙江省退耕还林林木积累营养物质量 | 第42-43页 |
·黑龙江省退耕还林工程净化大气效益物质量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页 |
·吉林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 | 第44-50页 |
·吉林省退耕还林工程涵养水源物质量 | 第44-46页 |
·吉林省退耕还林工程保育土壤物质量 | 第46-48页 |
·吉林省退耕还林固碳释氧物质量 | 第48-49页 |
·吉林省退耕还林林木积累营养物质 | 第49页 |
·吉林省退耕还林工程净化大气效益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页 |
·辽宁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 | 第50-57页 |
·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涵养水源物质量 | 第50-52页 |
·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保育土壤物质量 | 第52-54页 |
·辽宁省退耕还林固碳释氧物质量 | 第54-55页 |
·辽宁省退耕还林林木积累营养物质 | 第55页 |
·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净化大气效益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6 结论 | 第57-59页 |
·黑龙江省宾县与吉林省大安市退耕还林效益评价 | 第57页 |
·东北三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定量评价 | 第57-59页 |
7 东北三省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第59-64页 |
·东北三省退耕还林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确保东北三省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可持续性 | 第59-60页 |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问题 | 第59-60页 |
·退耕地缺少经营管理 | 第60页 |
·退耕还林工程监测与效益评估问题 | 第60页 |
·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 第60-64页 |
·对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定位要准确 | 第60-61页 |
·修改和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现行政策 | 第61-62页 |
·改善退耕还林地区生态经济结构 | 第62-64页 |
8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个人简介 | 第69-70页 |
导师简介 | 第70-71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