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制造业股权激励对业绩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文献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文献 | 第14-16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16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 电子制造业股权激励现状及对业绩的影响分析 | 第19-29页 |
·电子制造业股权激励现状 | 第19-21页 |
·电子制造业发展状况 | 第19-20页 |
·电子制造业股权激励模式 | 第20-21页 |
·电子制造业激励对象 | 第21页 |
·电子制造业股权激励原因分析 | 第21-23页 |
·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企业发展 | 第22页 |
·避免经营者短视行为 | 第22页 |
·解决人才流失问题 | 第22-23页 |
·电子制造业股权激励对业绩的影响 | 第23-27页 |
·分组情况 | 第23-24页 |
·确定业绩指标 | 第24-27页 |
·电子制造业股权激励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分析 | 第27-29页 |
·激励简单化 | 第27-28页 |
·考核指标片面 | 第28页 |
·行业影响考虑不足 | 第28页 |
·信息披露不充分 | 第28-29页 |
3 TCL集团股权激励分析 | 第29-43页 |
·TCL概况分析 | 第29-37页 |
·TCL集团公司背景 | 第29-30页 |
·TCL集团股权激励主要内容及条件分析 | 第30-32页 |
·TCL集团期权价格和行权数量的相关规定 | 第32-34页 |
·TCL集团股权激励实施情况 | 第34-37页 |
·TCL集团股权激励前后业绩对比 | 第37-40页 |
·TCL集团业绩指标对比 | 第38-39页 |
·TCL集团业绩增长率对比 | 第39-40页 |
·TCL集团股权激励的经验借鉴 | 第40-43页 |
·设置预留股票期权 | 第40页 |
·设置标的股票禁售规定 | 第40-41页 |
·股权激励计划规模适当 | 第41页 |
·内部考核制度完善 | 第41页 |
·集团股权分散 | 第41-42页 |
·行权条件相对简单 | 第42-43页 |
4 推行电子制造业股权激励的保障措施 | 第43-49页 |
·电子制造业股权激励微观环境的改善 | 第43-46页 |
·多元化组合激励 | 第43-44页 |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 第44页 |
·改善考核指标 | 第44-45页 |
·充分考虑行业影响 | 第45-46页 |
·加强信息披露 | 第46页 |
·股权激励宏观环境的改善 | 第46-49页 |
·完善和配套相关政策法规 | 第46-47页 |
·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 | 第47-48页 |
·建立并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 | 第48-4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