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10-12页 |
·嵌入式系统与嵌入式处理器 | 第10-11页 |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 第11-12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12-14页 |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 第12页 |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 第12-13页 |
·嵌入式WEB服务器 | 第13-14页 |
·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14-16页 |
第2章 嵌入式WEB服务器开发平台的构建 | 第16-28页 |
·嵌入式WEB服务器硬件平台的构建 | 第16-21页 |
·基于STM32F107RC的硬件开发板 | 第16页 |
·Cotex-M3内核的STM32F107RC处理器简介 | 第16-19页 |
·以太网PHY控制器DP83848 | 第19页 |
·各部分硬件电路图 | 第19-21页 |
·STM32F107实现网络通信 | 第21-27页 |
·以太网功能接口SMⅠ MⅡ和RMⅡ | 第22页 |
·站管理接口(SMⅠ) | 第22-25页 |
·介质无关接口(MⅡ) | 第25页 |
·精简MⅡ-RMⅡ | 第25-26页 |
·MⅡ/RMⅡ选择 | 第26页 |
·MⅡ/RMⅡ外部时钟方案 | 第26-27页 |
·以太网功能实现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的移植 | 第28-38页 |
·内核头文件(OS_CPU.H) | 第29-31页 |
·定义与处理器无关的数据类型 | 第29-30页 |
·临界代码段 | 第30页 |
·任务级任务切换 | 第30页 |
·其他函数声明 | 第30-31页 |
·与处理器相关的汇编代码(OS_CPU_A.ASM) | 第31-33页 |
·关中断函数(OS_CPU SR_Save()) | 第31页 |
·恢复中断函数(OS_CPU_SR_Restore()) | 第31-32页 |
·启动最高优先级任务运行(OSStartHighRdy()) | 第32页 |
·任务级和中断级任务切换 | 第32-33页 |
·与CPU相关的C函数(OS_CPU_C.C)和任务栈结构 | 第33-35页 |
·μC/OS-Ⅱ移植测试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轻量级TCP/IP协议栈LWIP在μC/OS-Ⅱ上的移植 | 第38-56页 |
·TCP/IP通讯协议 | 第38-40页 |
·LWIP协议详解 | 第40-50页 |
·LWIP源码分析—综述及设备驱动层 | 第40-43页 |
·LWIP源码分析2—ARP | 第43-46页 |
·LWIP源码分析3—IP层 | 第46-47页 |
·LWIP源码分析4—UDP层 | 第47-49页 |
·LWIP源码分析5—TCP层 | 第49-50页 |
·LWIP与各层之间的关系 | 第50-54页 |
·LWIP与应用程序 | 第50-51页 |
·LWIP与底层网络 | 第51页 |
·LWIP的初始化 | 第51-52页 |
·抽象层网络设备的初始化 | 第52-53页 |
·以太网控制器的初始化 | 第53页 |
·数据接收与发送线程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56-63页 |
·嵌入式WEB服务器设计思想 | 第56页 |
·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实现 | 第56-59页 |
·HTTP协议处理流程 | 第56-57页 |
·使用LWIP建立嵌入式WEB服务器 | 第57-59页 |
·嵌入式WEB服务器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 | 第59-62页 |
·系统组成 | 第59-60页 |
·系统测试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