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律师制度论文

法律援助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法律援助制度概述第11-19页
 一、法律援助的概念与特点第11-12页
  (一)法律援助的概念第11页
  (二)我国法律援助的特点第11-12页
 二、法律援助的产生与发展第12-14页
  (一)法律援助的产生第12-13页
  (二)法律援助的发展趋势第13-14页
 三、法律援助的价值基础第14-16页
  (一)人权价值第14-15页
  (二)正义价值第15-16页
  (三)公平价值第16页
 四、法律援助的现实基础第16-19页
  (一)保障弱势群体诉权第16-17页
  (二)平等享有司法资源第17-18页
  (三)增强法律意识第18-19页
第二章 法律援助制度的域外法考察第19-27页
 一、域外法律援助制度介绍第19-24页
  (一)美国刑事与民事法律援助分离模式第19-20页
  (二)日本国选辩护人制度第20-22页
  (三)香港法律援助计划模式第22-24页
 二、域外法律援助制度启示第24-27页
  (一)制定专门法律第24-25页
  (二)认定标准详细第25页
  (三)明确权利义务第25-26页
  (四)责任主体多样第26-27页
第三章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分析第27-34页
 一、法律援助的立法现状第27-28页
  (一)《法律援助条例》第27-28页
  (二)地方立法第28页
 二、法律援助制度的运行现状第28-31页
  (一)法律援助机构逐步壮大第28-29页
  (二)法律援助案件数量增加第29-30页
  (三)政府的扶持力度增强第30-31页
 三、法律援助的制度缺陷第31-34页
  (一)缺乏专门的《法律援助法》第31页
  (二)申请援助标准滞后第31-32页
  (三)责任主体范围狭窄第32页
  (四)监督机制不完善第32-34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建议第34-43页
 一、制定《法律援助法》第34-36页
  (一)提升立法层级第34页
  (二)扩大援助范围第34-36页
  (三)注重立法质量第36页
 二、明确经济困难认定标准第36-38页
  (一)以可动用的财产为依据第36-37页
  (二)结合最低工资标准第37-38页
 三、构建国家和社会责任共担机制第38-40页
  (一)明确援助机构职责第38-39页
  (二)扩大法律援助服务提供者范围第39-40页
 四、完善法律援助机构的监督机制第40-43页
  (一)完善法律援助服务质量考核机制第40-41页
  (二)建立案件质量管理机制第41-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个人简介第46-47页
后记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的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法官释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