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青贮料发酵特性及近红外光谱检测的初步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秸秆资源及其饲料化利用现状 | 第10页 |
·国内外秸秆青贮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玉米秸秆青贮 | 第12-13页 |
·玉米秸杆青贮方式 | 第12页 |
·玉米秸秆青贮的影响因素 | 第12-13页 |
·国内玉米青贮技术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应用于农产品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近红外光谱技术 | 第13页 |
·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农产品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2 影响玉米秸秆青贮的因素最优条件的确定 | 第16-27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6-19页 |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试验设计 | 第16-17页 |
·玉米秸秆青贮料的调制 | 第17页 |
·对照组 | 第17-18页 |
·指标测定 | 第18页 |
·试验安排 | 第18-19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9-26页 |
·玉米秸秆青贮后的水分、PH、糖度、酒精浓度值 | 第19页 |
·不同因素对秸秆青贮后水分的影响 | 第19-21页 |
·不同因素对秸秆青贮后PH的影响 | 第21-23页 |
·不同因素对秸秆青贮后糖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不同因素对秸秆青贮后酒精浓度的影响 | 第24-25页 |
·对照试验的结果及分析 | 第25-26页 |
·优方案的确定 | 第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3 玉米秸秆青贮料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27-42页 |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27-31页 |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31页 |
·玉米秸秆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31-41页 |
·玉米秸秆正面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31-34页 |
·玉米秸秆横截面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34-36页 |
·两面光谱模型的外部检验及比较 | 第36-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2页 |
·研究展望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