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小说的苦难与救赎主题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11页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 第6-8页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第8-9页 |
三 本文研究思路与结构 | 第9-11页 |
第一章 一以贯之的苦难叙事 | 第11-24页 |
第一节 军旅苦难叙事:最美丽的丧失是对理想的阉割 | 第11-13页 |
第二节 “文革”苦难叙事:尘埃落定后的别样审视 | 第13-17页 |
第三节 移民苦难叙事:在异域里寻路的独行者 | 第17-20页 |
第四节 故国苦难叙事:人生就是与困境周旋 | 第20-24页 |
第二章 苦难的超越与“救赎”之路 | 第24-33页 |
第一节 承担苦难救赎他人 | 第24-27页 |
第二节 为爱而生救赎自己 | 第27-28页 |
第三节 苦难历史人性救赎 | 第28-30页 |
第四节 中西融合文化救赎 | 第30-33页 |
第三章 源于生命的创作动因 | 第33-40页 |
第一节 经历与地域:“苦难”的生命体验 | 第33-36页 |
第二节 回忆与重构:文学创作的现实关照 | 第36-40页 |
第四章 过于完满的表达——与张爱玲的比较 | 第40-45页 |
第一节 “人生素朴的底子”与残酷的历史文化背景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救赎方式的不同表达 | 第41-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