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第二节 选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二、实际意义 | 第11页 |
第三节 文章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及文章框架 | 第11-14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三、本文的框架结构 | 第13-14页 |
第四节 文章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金融发展与贸易模式关系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第一节 国外文献研究 | 第15-17页 |
一、从企业外部融资的视角分析 | 第15-16页 |
二、从金融发展具有分散风险的功能角度分析 | 第16-17页 |
三、从国际贸易反过来影响金融发展视角的分析 | 第17页 |
第二节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一、从国家层面的分析 | 第17-18页 |
二、从区域层面的分析 | 第18页 |
三、从行业层面的分析 | 第18-19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金融发展与贸易模式演进的机理分析 | 第20-30页 |
第一节 金融发展的功能 | 第20-22页 |
一、微观层面的功能分析 | 第20-21页 |
二、宏观层面的功能分析 | 第21-22页 |
第二节 金融发展对贸易模式演进的机理分析 | 第22-30页 |
一、金融发展——资本积累——资本密集型产品——贸易模式 | 第23-25页 |
二、金融发展——技术创新——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模式 | 第25-27页 |
三、金融发展——贸易融资——一般贸易出口——贸易模式 | 第27-30页 |
第四章 金融发展与贸易模式的现状分析 | 第30-44页 |
第一节 中国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30-35页 |
一、现状分析概述 | 第30页 |
二、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30-35页 |
第二节 中国贸易模式演变的现状分析 | 第35-44页 |
一、贸易模式的概念界定 | 第35-36页 |
二、我国贸易模式的现状分析 | 第36-42页 |
三、本节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五章 我国金融发展与贸易模式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44-60页 |
第一节 金融发展指标的构建 | 第44-50页 |
一、金融发展的指标选取与说明 | 第44-45页 |
二、对金融发展指标的主成分分析法处理 | 第45-50页 |
第二节 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 第50-52页 |
一、从出口商品结构与对外贸易方式角度检验贸易模式 | 第50-51页 |
二、从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角度检验贸易模式 | 第51-52页 |
第三节 从出口商品结构与对外贸易方式角度的实证检验 | 第52-56页 |
一、平稳性检验 | 第52-53页 |
二、E-G协整检验 | 第53-56页 |
第四节 从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角度的实证检验 | 第56-59页 |
一、平稳性检验 | 第56页 |
二、E-G协整检验 | 第56-59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结论分析与政策建议 | 第60-64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61-64页 |
一、宏观层面 | 第61-62页 |
二、微观层面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表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