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刑民交叉案件概述 | 第9-20页 |
第一节 刑民交叉案件的内涵 | 第9-15页 |
一、 刑民交叉问题的发展历史 | 第9-10页 |
二、 刑民交叉案件的概念 | 第10-11页 |
三、 刑民交叉案件中刑民冲突的表现形式 | 第11-15页 |
第二节 简析刑民交叉案件的分类 | 第15-20页 |
一、 刑民交叉案件分类的标准 | 第15页 |
二、 刑民交叉案件的种类 | 第15-20页 |
第二章 刑民交叉案件的传统诉讼模式—先刑后民 | 第20-28页 |
第一节 “先刑后民“之反思 | 第20-24页 |
一、 “先刑后民”的法律定位 | 第20-21页 |
二、 “先刑后民”模式处理刑民交叉案件的现实意义 | 第21-22页 |
三、 “先刑后民”模式处理刑民交叉案件的弊端 | 第22-24页 |
第二节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之概述 | 第24-28页 |
一、 国外刑事赔偿诉讼的处理模式 | 第24-25页 |
二、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 第25-26页 |
三、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缺陷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机制的完善对策 | 第28-36页 |
第一节 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原则 | 第28-31页 |
一、 平衡保护公权和私权原则 | 第29页 |
二、 程序正义原则 | 第29-30页 |
三、 诉讼及时性原则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建立刑民交叉案件的多元化处理机制 | 第31-33页 |
一、 正确并加以完善适用“先刑后民”的模式 | 第31-32页 |
二、 部分案件刑民并行的模式 | 第32-33页 |
三、 特殊情形下可以适用先民后刑的模式 | 第33页 |
第三节 完善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建议 | 第33-36页 |
一、 赋予被害人完整的程序选择权 | 第33-34页 |
二、 扩大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 | 第34页 |
三、 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