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中英文缩写词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8-12页 |
·HEV 的流行病学 | 第8-9页 |
·HEV 的分子生物学 | 第9-10页 |
·HEV 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 第10-11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1-12页 |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第12-20页 |
·材料 | 第12-16页 |
·酵母双杂交系统 | 第12-15页 |
·化学发光免疫共沉淀系统 | 第15页 |
·细胞株 | 第15页 |
·经典免疫共沉淀与 pull-down | 第15-16页 |
·仪器 | 第16-17页 |
·试剂及配制 | 第17-20页 |
·试剂 | 第17-18页 |
·试剂配制 | 第18-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33页 |
·酵母双杂交实验 | 第20-25页 |
·分子克隆实验 | 第20-21页 |
·酵母双杂交筛选压力的确定 | 第21-22页 |
·酵母双杂交筛选人肝脏 cDNA 文库 | 第22-23页 |
·阳性克隆的确认以及捕获质粒的提取 | 第23-25页 |
·酵母双杂交共转化实验 | 第25页 |
·pull-down 及经典免疫共沉淀 | 第25-33页 |
·细胞 cDNA 文库的建立 | 第25-26页 |
·pCMV-prey 质粒的构建 | 第26-28页 |
·pull-down 或免疫共沉淀 | 第28-31页 |
·western blotting 检测 | 第31-33页 |
结果 | 第33-54页 |
第一部分 HEV 感染相关蛋白的研究 | 第33-46页 |
·酵母双杂交筛选结果 | 第33-41页 |
·酵母双杂交筛选压力的确定 | 第33-34页 |
·酵母双杂交筛选人肝脏 cDNA 文库实验结果 | 第34-36页 |
·酵母共转染验证酵母双杂交阳性克隆 | 第36-37页 |
·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功能聚类分析 | 第37-41页 |
·人肝脏文库中与 1 型和 4 型 ORF2 相互作用蛋白的验证 | 第41-43页 |
·pull-down 实验捕获质粒 pCMV-Myc-prey 的构建 | 第41页 |
·人肝脏文库中与 1 型和 4 型 ORF2 相互作用蛋白的 pull-down 验证 | 第41-43页 |
·TMEM134 的免疫共沉淀验证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二部分 HEV 种属限制性相关蛋白的研究 | 第46-54页 |
·酵母双杂交文库的筛选 | 第46-47页 |
·猪肝脏文库中仅与 4 型 ORF2 相互作用蛋白的验证 | 第47-49页 |
·pull-down 实验捕获质粒的构建 | 第47页 |
·HEV 4 型 ORF2 与猪蛋白的 pull-down 分析 | 第47页 |
·HEV 1 型 ORF2 与猪蛋白的 pull-down 分析 | 第47-49页 |
·人 ATL2、猪 ATL2 与 1 型、4 型 ORF2 的 pull-down 分析 | 第49-50页 |
·不同种属 ASGR2 与 ORF2 相互作用的分析 | 第50-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讨论 | 第54-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论文综述 | 第63-73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4-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