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一、 引言 | 第9-17页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选题背景 | 第9页 |
2.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二)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1-12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文献法 | 第12页 |
2.比较分析法 | 第12页 |
3.综合归纳法 | 第12-13页 |
(四) 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五)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5-17页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7-24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17-20页 |
1.家庭养老 | 第17页 |
2.机构养老 | 第17页 |
3.社区养老 | 第17-18页 |
4.社区养老服务 | 第18-19页 |
5.政府角色定位 | 第19-20页 |
(二) 基础理论 | 第20-24页 |
1.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第20页 |
2.社会嵌入理论 | 第20-21页 |
3.政府角色理论 | 第21-22页 |
4.公共产品理论 | 第22-24页 |
三、 我国政府在社区养老服务中的现行角色 | 第24-29页 |
(一) 政府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实践经验 | 第24-25页 |
1.政府在养老服中的管理色彩明显 | 第24页 |
2.政府直接供给的养老服务数量有限 | 第24-25页 |
(二) 政府对社区周边建设缺乏规划 | 第25页 |
1.政府对养老服务环境的规划存在不足 | 第25页 |
2.社区周边大型医院匮乏 | 第25页 |
(三) 政府对社区养老服务方面的法规制定步伐慢 | 第25-26页 |
(四) 政府资金支持力度有限 | 第26-27页 |
1.政府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力度尚显不足 | 第26-27页 |
2.社区养老服务的融资渠道过于单一 | 第27页 |
(五) 政府对养老服务管理评估机制落后 | 第27-28页 |
(六) 社区养老服务人才供给上缺乏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 | 第28-29页 |
1.管理才能欠缺 | 第28页 |
2.养老服务人员文化素质不高 | 第28页 |
3.社区志愿者队伍结构单一 | 第28-29页 |
四、 国外社区养老服务的模式研究 | 第29-38页 |
(一) 国外政府在社区养老服务中的角色演变 | 第29-30页 |
(二) 国外社区养老模式介绍 | 第30-35页 |
1.美国“养老社区”模式 | 第30-31页 |
2.英国“社区照顾”模式 | 第31-32页 |
3.新加坡模式 | 第32-33页 |
4.日本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 第33-35页 |
5.德国养老模式 | 第35页 |
(三) 启示与借鉴 | 第35-38页 |
五、 我国政府在社区养老服务中的角色定位 | 第38-47页 |
(一)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 第39页 |
(二) 推进政府购买社区养老服务的深度 | 第39-41页 |
1.提高基础设施的实用性 | 第40页 |
2.增强医疗保健服务 | 第40页 |
3.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相结合 | 第40-41页 |
(三) 加强政府对社区周边环境的规划 | 第41-42页 |
1.科学规划社区用地 | 第41页 |
2.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 | 第41页 |
3.联合大型正规医院为支撑 | 第41-42页 |
(四) 健全社区养老服务法律 | 第42页 |
1.增强法律权威性和针对性 | 第42页 |
2.规范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工作 | 第42页 |
(五)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 第42-43页 |
1.政府资金投入为主导 | 第43页 |
2.鼓励多元化资金筹集 | 第43页 |
(六) 协调监督管理 | 第43-44页 |
1.建立社区养老服务评估体系 | 第43-44页 |
2.协调各部门责任 | 第44页 |
(七) 增强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 | 第44-47页 |
1.建立健全职业培训机制 | 第44-45页 |
2.创新人才的供应机制 | 第45页 |
3.规范人员选拔和任用制度 | 第45页 |
4.建立薪酬奖励约束机制 | 第45-47页 |
六、 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一) 结论 | 第47页 |
(二) 研究局限性与不足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