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图表目录 | 第12-14页 |
1 绪论 | 第14-26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4-17页 |
·选题背景 | 第14-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说明 | 第17-21页 |
·战略性新兴产业 | 第17-19页 |
·能源与能源消费 | 第19-21页 |
·研究内容、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24-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研究创新 | 第24-2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6-41页 |
·能源消费的理论研究 | 第26-34页 |
·能源效率 | 第26-31页 |
·能源消费结构 | 第31-34页 |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研究 | 第34-38页 |
·新兴产业的发展动力 | 第34-35页 |
·新兴产业的成长环境与路径 | 第35-36页 |
·新兴产业的发展评价 | 第36-37页 |
·政府行为和政策对新兴产业的影响 | 第37-38页 |
·新兴产业与能源消费关系的研究 | 第38-41页 |
·新兴产业改变产业结构影响能源消费 | 第38-39页 |
·新兴产业通过促进创新影响能源消费 | 第39-41页 |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机理 | 第41-72页 |
·新兴产业发展与能源消费变化情况 | 第41-47页 |
·世界新兴产业发展与能源消费情况 | 第41-45页 |
·中国新兴产业发展与能源消费情况 | 第45-47页 |
·新兴产业改变产业结构 | 第47-56页 |
·产业革命与能源结构 | 第47-53页 |
·“结构红利假说”与能源效率 | 第53-56页 |
·新兴产业推动技术进步 | 第56-62页 |
·技术进步与考虑能源投入的生产函数模型 | 第56页 |
·技术进步引致的要素替代效应 | 第56-59页 |
·技术进步的外部性及其对能源消费的传导机制 | 第59-62页 |
·新兴产业促进制度创新 | 第62-72页 |
·新兴产业、制度创新与能源消费 | 第62-63页 |
·新兴产业加快市场化改革 | 第63-69页 |
·新兴产业促进科技体制改革 | 第69-72页 |
4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72-90页 |
·中国省际能源效率的测算 | 第72-77页 |
·能源效率测算方法与选择 | 第72-75页 |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75-76页 |
·能源效率的测算结果与分析 | 第76-77页 |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全样本分析 | 第77-81页 |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77-78页 |
·模型设定和描述性统计 | 第78-79页 |
·全样本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79-81页 |
·按区域特征分组的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81-86页 |
·分组依据 | 第81-83页 |
·Bootstrap组间差异检验 | 第83-84页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84-86页 |
·不同区域特征下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 第86-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5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能源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90-112页 |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能源结构间的影响关系——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90-100页 |
·实证研究设计 | 第90-91页 |
·变量设定和数据来源 | 第91-92页 |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92-98页 |
·协整检验和基于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 | 第98-100页 |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能源结构的门槛效应——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100-110页 |
·实证方法与模型设定 | 第100-104页 |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第104-105页 |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105-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2页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第112-117页 |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第112-115页 |
·研究结论 | 第112-113页 |
·政策启示 | 第113-115页 |
·研究展望 | 第115-11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17-118页 |
附录 | 第118-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9页 |
后记 | 第139-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