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渤南洼陷沙二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17页
   ·研究目的意义第11页
   ·工区勘探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1-12页
     ·沉积相研究现状第11-12页
     ·储层特征研究现状第12页
     ·成岩相研究现状第12页
     ·工区勘探现状第12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4页
   ·研究思路与技术关键第14-15页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5-17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7-20页
   ·地层特征第17-18页
   ·构造演化特征第18-19页
   ·区域沉积背景第19-20页
第三章 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建立第20-35页
   ·沙二段层序边界识别标志第20-22页
     ·地震剖面识别标志第20页
     ·测井曲线识别标志第20-21页
     ·岩性标志第21-22页
   ·沙二段顶底边界特征第22-24页
     ·沙二顶边界特征第22-23页
     ·沙二段底边界特征第23-24页
   ·砂层组划分对比方法第24-29页
     ·沉积旋回-岩性组合特征第24-26页
     ·闭合剖面对比第26-27页
     ·湖盆充填模式对比第27-29页
   ·地层格架的建立第29-33页
   ·沙二段地层边界的演变第33-35页
第四章 沉积特征及相类型第35-47页
   ·沉积特征第35-41页
     ·岩石学特征第35-36页
     ·粒度特征第36-37页
     ·沉积构造特征第37-41页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第41-47页
     ·滨浅湖滩坝第41-42页
     ·扇三角洲前缘第42-43页
     ·滨浅湖泥岩第43页
     ·义108井单井相分析第43-45页
     ·义132井单井相分析第45-47页
第五章 沉积相展布及相模式第47-64页
   ·剖面沉积格架第47-53页
     ·埕914井-罗40井剖面第47页
     ·渤古604井-罗904井剖面第47页
     ·义东19井-义151井剖面第47页
     ·义深3井-义132井剖面第47-53页
   ·沉积相平面展布第53-61页
     ·单因素图件的制作第53-58页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规律第58-61页
   ·沉积模式第61-64页
第六章 储层特征研究第64-78页
   ·储层岩石学特征第64-66页
     ·碎屑组分特征第64-65页
     ·砂岩结构特征第65-66页
     ·填隙物特征第66页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第66-69页
     ·孔隙类型第66-68页
     ·孔隙结构第68-69页
   ·储层四性关系第69-73页
     ·储层岩性、物性特征第69-70页
     ·储层孔渗关系、物性与电性关系第70-71页
     ·岩性与含油性关系第71页
     ·物性与含油性关系第71-72页
     ·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第72-73页
   ·属性参数分布特征第73-77页
   ·储层物性与砂岩厚度的关系第77-78页
第七章 储层成岩作用研究第78-93页
   ·成岩作用类型第78-82页
     ·压实作用第78-79页
     ·胶结作用第79-80页
     ·交代作用第80-81页
     ·溶解作用第81-82页
   ·成岩阶段研究第82-87页
     ·成岩阶段划分依据第82-84页
     ·成岩阶段划分结果第84-87页
   ·成岩相研究第87-93页
     ·成岩相类型划分第88-89页
     ·成岩相平面展布规律第89-93页
第八章 有利储层成因模式第93-108页
   ·产油井地质特征第93-99页
   ·有利储层评价第99-107页
     ·评价方法第99-102页
     ·建立权重向量第102页
     ·模型计算第102页
     ·综合评判第102-103页
     ·评价结果第103-107页
   ·形成有利储层影响因素第107-108页
结论第108-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15-116页
致谢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塔里木盆地小海子及哈德逊地区东河砂岩段沉积相及储层夹层特征研究
下一篇:召51区块致密砂岩气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