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负载型金属卟啉仿酶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酚类污染物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1页
   ·酚类有机污染物的概述第11-15页
     ·酚化合物的分类及性质第11页
     ·含酚废水的来源及危害第11-12页
     ·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第12-15页
     ·含酚废水处理的发展趋势第15页
   ·金属卟啉的研究概况第15-18页
     ·金属卟啉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第16页
     ·金属卟啉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6-17页
     ·影响金属卟啉催化活性的因素第17-18页
   ·负载型金属卟啉的研究进展第18-20页
     ·无机载体负载金属卟啉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有机载体负载金属卟啉的研究进展第19页
     ·磁微球载体负载金属卟啉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磁性高分子纤维素微球载体的制备第21-25页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1-22页
     ·实验试剂第21页
     ·实验仪器第21-22页
   ·磁性高分子纤维素微球载体的制备第22-23页
     ·纤维素溶液的制备第22页
     ·磁性纳米 Fe_3O_4微粒的制备第22页
     ·磁性高分子纤维素微球载体的制备第22-23页
   ·结果与讨论第23-25页
第三章 配体改性血红素仿酶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评价第25-40页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5-26页
   ·配体改性血红素仿酶催化剂的制备第26-27页
     ·双配体配合物的制备第26页
     ·负载型双配体金属卟啉仿酶催化剂的制备第26-27页
   ·负载型双配体仿酶催化剂的表征第27-31页
     ·双配体配合物的 UV-Vis 分析第27-28页
     ·负载型双配体仿酶催化剂的 FT-IR 分析第28-29页
     ·负载型双配体仿酶催化剂的 TEM 形貌观测第29页
     ·负载型双配体仿酶催化剂的 TGA 分析第29-30页
     ·负载型双配体仿酶催化剂的 VSM 分析第30-31页
   ·负载型仿酶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评价第31-37页
     ·氯化血红素轴向配位前后光降解 HQ 的比较第31-32页
     ·光催化降解时间对 HQ 降解效果的影响第32-33页
     ·催化剂投加量对 HQ 降解效果的影响第33-34页
     ·HQ 的初始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第34-35页
     ·溶液初始 pH 对 HQ 降解效果的影响第35页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以及稳定性测试第35-37页
   ·催化剂光催化降解 HQ 机理研究第37-38页
   ·结论第38-40页
第四章 金属离子改性血红素仿酶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性能评价第40-54页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0-41页
   ·金属离子改性血红素仿酶催化剂的制备第41-42页
     ·不同中心金属离子卟啉配合物的制备第41-42页
     ·金属离子改性血红素仿酶催化剂的制备第42页
   ·金属离子改性血红素仿酶催化剂的表征第42-47页
     ·氯化血红素改性前后的 UV-Vis 分析第42-44页
     ·不同中心金属离子卟啉配合物的 ICP 分析第44页
     ·锌卟啉仿酶催化剂的 FT-IR 分析第44-45页
     ·锌卟啉仿酶催化剂的 TEM 形貌观测第45页
     ·锌卟啉仿酶催化剂的 TGA 分析第45-46页
     ·锌卟啉仿酶催化剂的 VSM 分析第46-47页
   ·金属离子改性血红素仿酶催化剂的性能评价第47-51页
     ·氯化血红素改性前后对 HQ 降解效果的影响第47-48页
     ·不同条件对仿酶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8-51页
     ·HQ 降解的动力学特征第51页
   ·催化剂光催化降解 HQ 机理研究第51-53页
   ·结论第53-54页
第五章 Meso-四-(4-磺基苯基)卟啉铁仿酶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第54-63页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第54-55页
   ·四-(4-磺酸基苯基)卟啉铁仿酶催化剂的制备第55页
   ·四-(4-磺酸基苯基)卟啉铁仿酶催化剂的表征第55-57页
     ·不同金属卟啉配合物的 UV-Vis 分析第55-56页
     ·四-(4-磺酸基苯基)卟啉铁仿酶催化剂的 FT-IR 分析第56页
     ·四-(4-磺酸基苯基)卟啉铁仿酶催化剂的 TGA 分析第56-57页
   ·四-(4-磺酸基苯基)卟啉铁仿酶催化剂的性能评价第57-62页
     ·不同条件对仿酶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第57-60页
     ·,HQ 降解的动力学特征第60-61页
     ·催化剂光催化降解 HQ 机理研究第61-62页
   ·结论第62-6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主要研究结论和意义第63-64页
   ·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乙二醇—聚乳酸-β-环糊精的合成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性能研究
下一篇:氮杂融二噻吩类有机染料的合成与光伏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