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证据排除之裁量因素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二、 比较法考察 | 第9-16页 |
(一) 非法证据排除裁量模式下的权衡标准 | 第9-12页 |
1、 中国台湾 | 第9-10页 |
2、 日本 | 第10-11页 |
3、 德国 | 第11-12页 |
(二) 裁量排除模式与法定排除模式的共通之处 | 第12-16页 |
1、 从整个刑事诉讼法目的去考量 | 第13-14页 |
2、 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本身目的去考量 | 第14-16页 |
三、 我国的立法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 第16-20页 |
(一) 现行法律及解释 | 第16-18页 |
1、 我国现行立法、最高院司法解释 | 第16页 |
2、 学者的观点 | 第16-18页 |
(二) 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四、 裁量标准体系的建构 | 第20-27页 |
(一) 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适用范围 | 第20-21页 |
(二) 法官对各种裁量因素的综合权衡 | 第21-27页 |
1、 违反程序的主观恶性 | 第21-22页 |
2、 违法性的严重程度 | 第22页 |
3、 违反法定程序与证据间的因果关系 | 第22-23页 |
4、 违反法定程序的频率 | 第23-24页 |
5、 证据的重要程度 | 第24页 |
6、 罪行的轻重 | 第24-25页 |
7、 案件的重要性 | 第25-27页 |
五、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