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县域“三化统筹”评价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一、 绪论 | 第8-15页 |
| (一)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 (二) 理论综述 | 第10-15页 |
| 1.国外理论综述 | 第10-12页 |
| 2.国内理论综述 | 第12-15页 |
| 二、 “三化统筹”的内涵及吉林省县域单位介绍 | 第15-19页 |
| (一) “三化统筹”的内涵 | 第15-17页 |
| (二) 吉林省县域单位的经济特征 | 第17-19页 |
| 1.东部地区 | 第18页 |
| 2.中部地区 | 第18页 |
| 3.西部地区 | 第18-19页 |
| 三、 “三化统筹”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19-28页 |
| (一)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9-24页 |
| 1.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19-20页 |
| 2.指标体系结构框架 | 第20-24页 |
| (二)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24-28页 |
| 1.统计数据的来源 | 第24页 |
| 2.测评方法的选择 | 第24-26页 |
| 3.权重方法的确定 | 第26-28页 |
| 四、 县域“三化统筹”水平的实证分析 | 第28-50页 |
| (一) “三化统筹”指标计算过程 | 第28-30页 |
| (二) “三化统筹”评价 | 第30-40页 |
| 1.“三化统筹”综合排名及评价 | 第30-33页 |
| 2.工业化排名及评价 | 第33-35页 |
| 3.城镇化排名及评价 | 第35-37页 |
| 4.农业现代化排名及评价 | 第37-39页 |
| 5.统筹发展能力排名及评价 | 第39-40页 |
| (三) 县域“三化统筹”的差异性分析 | 第40-50页 |
| 1.工业化程度的差异性分析 | 第40-42页 |
| 2.城镇化程度的差异性分析 | 第42-44页 |
| 3.农业现代化程度的差异性分析 | 第44-46页 |
| 4.统筹发展能力程度的差异性分析 | 第46-50页 |
| 五、 县域“三化统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第50-61页 |
| (一) 存在问题 | 第50-54页 |
| 1.县域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低 | 第50-51页 |
| 2.工业化进程缓慢,主导产业少 | 第51-52页 |
| 3.城镇化差异显著,城镇化率低 | 第52-53页 |
| 4.传统农业效率低,农业比重大 | 第53-54页 |
| (二) 对策研究 | 第54-61页 |
| 1.提升县域竞争力,缩小县域差距 | 第55-56页 |
| 2.提高工业化水平,推动经济发展 | 第56-57页 |
| 3.推进城镇化进程,协调城乡发展 | 第57-58页 |
| 4.加大农业产业化力度,提高现代化水平 | 第58-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