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8页 |
| ABSTRACT | 第8-1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0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8页 |
| ·稀土复合氧化物的应用 | 第18-22页 |
| ·稀土复合氧化物发光材料 | 第19-20页 |
| ·稀土复合氧化物催化材料 | 第20-22页 |
| ·稀土复合氧化物空心材料 | 第22-23页 |
| ·稀土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 第23-27页 |
| ·高温固相法 | 第23-24页 |
| ·溶胶-凝胶法 | 第24页 |
| ·共沉淀法 | 第24-25页 |
| ·水热法 | 第25-26页 |
| ·前躯体热分解法 | 第26-27页 |
|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30页 |
| ·选题思路 | 第27-28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 第二章 LaAlO_3纳米空心微球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 第30-50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实验部分 | 第30-33页 |
| ·主要试剂 | 第31页 |
| ·合成方法 | 第31-32页 |
|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4页 |
| ·LaAlO_3前驱体 | 第33-34页 |
| ·晶体结构 | 第34-35页 |
| ·形成机理 | 第35-38页 |
| ·制备条件的对LaAlO_3形貌的影响 | 第38-40页 |
| ·LaAlO_3:Ln~(3+)的荧光性质研究 | 第40-43页 |
| ·紫外—可见光谱 | 第43-44页 |
| ·其他稀土铝酸盐的制备 | 第44-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 第三章 Y_3Al_5O_(12)(YAG)和YAlO_3(YAP)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 第50-62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 ·实验试剂 | 第50-51页 |
| ·制备方法 | 第51页 |
| ·表征和测试手段 | 第51-5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2-60页 |
| ·结构和形貌表征 | 第52页 |
| ·晶体结构分析 | 第52-54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4-55页 |
| ·荧光性质 | 第55-58页 |
| ·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58-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四章 LnCrO_3和LaCr_xAl_(1-x)O_3系列稀土复合氧化物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 第62-86页 |
| ·引言 | 第62-63页 |
| ·实验部分 | 第63-65页 |
| ·主要试剂 | 第63页 |
| ·合成方法 | 第63-64页 |
|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64-6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5-84页 |
| ·铬酸钆的制备与表征 | 第65-71页 |
| ·稀土铬酸盐的制备与表征 | 第71-75页 |
| ·LnCrO_3系列稀土复合氧化物的催化性质研究 | 第75-77页 |
| ·LaCr_xAl_(1-x)O_3结构复合氧化物的制备与表征 | 第77-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 第五章 Ag/La_2O_3-Al_2O_3系列复合多孔材料的制备与催化性质研究 | 第86-110页 |
| ·引言 | 第86页 |
| ·实验部分 | 第86-88页 |
| ·主要试剂 | 第86-87页 |
| ·合成方法 | 第87-88页 |
|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8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8-109页 |
| ·La_2O_3-Al_2O_3系列多孔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88-94页 |
| ·原位化合物Ag/La_2O_3-Al_2O_3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94-103页 |
| ·原位催化剂同对比催化剂的性能比较 | 第103-10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110-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20页 |
| 致谢 | 第120-122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2-124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124-126页 |
| 附件 | 第126-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