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隐私及互认证关键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RFID的特点 | 第7页 |
·RFID安全机制研究意义 | 第7-8页 |
·RFID标签所有权转移研究意义 | 第8-9页 |
·RFID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研究历史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RFID的研究内容 | 第11-1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RFID系统基础知识 | 第15-27页 |
·RFID技术基础 | 第15-22页 |
·RFID系统组成 | 第15-17页 |
·RFID的工作频率 | 第17-18页 |
·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RFID系统的分类 | 第19-21页 |
·RFID技术标准 | 第21-22页 |
·RFID系统的安全及隐私问题分析 | 第22-24页 |
·RFID系统的安全需求 | 第22-23页 |
·RFID系统面临的安全攻击 | 第23-24页 |
·RFID系统现有安全机制 | 第24-26页 |
·基于物理方法的安全机制 | 第24-25页 |
·基于密码技术的安全机制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RFID安全认证协议的设计及分析 | 第27-43页 |
·背景知识 | 第27-30页 |
·RFID协议的设计要求 | 第27-29页 |
·Hash函数介绍 | 第29-30页 |
·基于Hash函数的相关协议及分析 | 第30-34页 |
·Hash-Lock协议 | 第30-31页 |
·随机Hash-Lock协议 | 第31-32页 |
·IHSAP3安全认证协议 | 第32-34页 |
·对IHSAP3安全认证协议的改进 | 第34-36页 |
·IHSAP3的缺陷 | 第34-35页 |
·IHSAP3的改进协议 | 第35-36页 |
·RFID双向安全认证协议的设计 | 第36-39页 |
·各协议安全性能分析 | 第39-42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39-40页 |
·性能分析 | 第40-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RFID标签所有权转移协议的设计 | 第43-51页 |
·研究背景 | 第43-44页 |
·相关工作 | 第44-46页 |
·MSW方案 | 第44页 |
·LK协议 | 第44-45页 |
·FA方案 | 第45页 |
·OTYT方案 | 第45页 |
·SCC方案 | 第45-46页 |
·RFID标签所有权转移协议的设计 | 第46-48页 |
·方案思想 | 第46页 |
·秘密更新协议 | 第46-47页 |
·所有权转移过程 | 第47-48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48-50页 |
·秘密更新协议 | 第48-49页 |
·所有权转移过程 | 第49页 |
·本文方案和现有方案安全性比较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总结 | 第51页 |
·展望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