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8-29页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述评 | 第20-29页 |
1. 我国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2. 国外历史动力问题研究 | 第24-27页 |
3. 对目前国内历史动力问题研究的总体评价 | 第27-29页 |
第二章 马克思历史动力理论概述 | 第29-47页 |
第一节 马克思历史发展动力理论的产生 | 第29-41页 |
1. 马克思早期的政治实践及其历史动力思想的萌芽 | 第29-34页 |
2. 马克思历史动力理论的产生 | 第34-38页 |
3. 普遍人的解放命题的提出和马克思历史发展动力理论的首次表述 | 第38-41页 |
第二节 马克思历史动力理论的文本概况 | 第41-44页 |
第三节 马克思历史动力理论的基本内核 | 第44-47页 |
第三章 马克思视野中的历史和历史发展 | 第47-69页 |
第一节 马克思对历史的科学界定 | 第47-56页 |
1. 神性历史的幻灭与近代历史哲学的产生 | 第47-50页 |
2. 近代历史哲学对历史的理解 | 第50-54页 |
3. 马克思对历史的科学界定 | 第54-56页 |
第二节 人的自由本质与历史发展 | 第56-65页 |
1. 人的自由本质 | 第56-59页 |
2. 人的自由本质的异化 | 第59-62页 |
3. 历史发展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不断消除人的本质异化的历史过程 | 第62-65页 |
第三节 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方面 | 第65-69页 |
1. "完整的人"与历史发展的全面性质 | 第65-67页 |
2. 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方面 | 第67-69页 |
第四章 历史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 第69-77页 |
第一节 人类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 第69-72页 |
第二节 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 第72-77页 |
1. 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多样性 | 第72-74页 |
2. 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层次性 | 第74-77页 |
第五章 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 | 第77-84页 |
第一节 恩格斯关于历史发展的合力论思想 | 第77-79页 |
第二节 马克思从历史诸因素的交互作用中看历史发展 | 第79-84页 |
第六章 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前提 | 第84-105页 |
第一节 需要是劳动把物质世界劈分为二元世界的自然基础 | 第84-91页 |
1. 现实个人的需要是全面的需要 | 第84-85页 |
2. 全面的需要与物质生产 | 第85-88页 |
3. 人类的意识"按照需要时而消灭时而出现" | 第88-91页 |
第二节 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需要的变化改变其社会制度 | 第91-100页 |
1. 人的全面需要的决定性和被决定性 | 第91-93页 |
2. 人的需要的决定性与社会制度的形成 | 第93-96页 |
3. 全面需要是人类社会制度变化的内在根据 | 第96-100页 |
第三节 "彻底的革命只能是彻底需要的革命" | 第100-105页 |
1. 人的需要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社会革命的策源地 | 第100-102页 |
2. "彻底需要"是不断变革现实的最高境界 | 第102-105页 |
第七章 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物质基础 | 第105-120页 |
第一节 物质生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第105-113页 |
1. 物质生产产生现实个人的新需要 | 第105-107页 |
2. 物质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 | 第107-109页 |
3. 物质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交往方式和掠夺方式 | 第109-113页 |
第二节 物质生产力是历史发展动力的动力 | 第113-120页 |
1. 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 | 第113-115页 |
2.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 第115-117页 |
3. 物质生产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动力" | 第117-120页 |
第八章 精神生产为历史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 第120-141页 |
第一节 精神动力在历史发展中的直接决定作用 | 第120-127页 |
1. 历史发展的多级关系和历史发展直接动因的多样性 | 第120-122页 |
2. 精神动力对于历史发展的直接决定性 | 第122-124页 |
3. 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凸现精神动力的直接决定作用 | 第124-127页 |
第二节 精神生产创造精神生产力 | 第127-134页 |
1. 精神生产创造"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 第127-130页 |
2. 精神生产的残缺性是精神生产力发展的活水源头 | 第130-132页 |
3. 精神生产的历史是精神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泉 | 第132-134页 |
第三节 精神生产推进阶级意识和民族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 第134-141页 |
1. 精神生产是阶级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 第134-137页 |
2. 精神生产是推动民族意识发展的重要力量 | 第137-141页 |
第九章 社会交往是历史发展的实践基础 | 第141-181页 |
第一节 社会交往是全面的人的本质要求 | 第141-150页 |
1. "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 | 第141-143页 |
2. 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换是人得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 第143-146页 |
3.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人的社会本质的确证和实现 | 第146-150页 |
第二节 物质交往形成社会过程的"特殊生产力" | 第150-164页 |
1. 物质交往促进社会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 第150-153页 |
2. 物质交往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 第153-156页 |
3. 物质交往优化生产资料 | 第156-158页 |
4. 物质交往创造先进的科学技术 | 第158-161页 |
5. 物质交往加速语言的分化与融合 | 第161-164页 |
第三节 精神交往推动生产力和社会状况的发展 | 第164-174页 |
1. 精神交往催生新的社会需要 | 第164-168页 |
2. 精神交往促进物质生产与物质交往 | 第168-170页 |
3. 精神交往凝聚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 | 第170-174页 |
第四节 普遍交往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 | 第174-181页 |
1. 普遍交往导致"时间消灭空间" | 第174-176页 |
2. 普遍交往使异化成为一种普遍"不堪忍受的力量" | 第176-178页 |
3. 普遍交往使共产主义在经验上成为可能 | 第178-181页 |
第十章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第181-194页 |
第一节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 第181-188页 |
1. 阶级结构是阶级社会的基本结构 | 第181-184页 |
2. 物质利益冲突是两大基本阶级之间进行阶级斗争的主要经济根源 | 第184-186页 |
3. "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 第186-188页 |
第二节 "阶级斗争是历史的直接动力" | 第188-194页 |
1.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动力作用 | 第188-191页 |
2.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 第191-194页 |
结束语 | 第194-196页 |
参考书目 | 第196-203页 |
致谢 | 第2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