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传感器的应用论文

基于网络编码的可靠多径路由协议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3页
   ·本课题研究背景第8-10页
     ·多径路由技术第8-9页
     ·网络编码技术第9-10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0页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0-12页
   ·论文结构第12-13页
2 相关知识第13-23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知识第13-14页
     ·传感器网络体系第13-14页
     ·节点硬件组成第14页
   ·多路径路由第14-16页
     ·网络拓扑第14-15页
     ·数据传输方式第15-16页
   ·网络编码第16-21页
     ·网络编码的优点第17-19页
     ·网络编码存在的不足第19页
     ·网络编码过程和算法第19-21页
   ·评价指标和模型建立基础第21-23页
     ·模型评价指标第21-22页
     ·模型建立基础第22-23页
3 应用网络编码前后多径路由建模第23-32页
   ·单路径网络模型第23-24页
   ·节点不相交多径路由模型(DMR)第24-25页
     ·网络拓扑第24页
     ·数据传输方式第24-25页
     ·数学分析第25页
   ·缠绕多径路由模型(BMR)第25-28页
     ·网络拓扑第25-26页
     ·数据发送过程第26页
     ·数学分析第26-28页
   ·应用网络编码的不相交多路径模型(NC-DMR)第28-30页
     ·数据传输过程第28-29页
     ·数学分析第29-30页
   ·应用网络编码的缠绕多路径模型(NC-BMR)第30-32页
     ·数据传输过程第30页
     ·数学分析第30-32页
4 应用网络编码前后性能分析第32-42页
   ·单路径和多路径模型之间比较第32-34页
     ·拓扑统一第32页
     ·参数设置第32-33页
     ·结果分析第33-34页
   ·多径路由应用网络编码前后比较第34-36页
     ·参数设置第34-35页
     ·SDR分析比较第35-36页
     ·NR比较分析第36页
   ·H变化对模型影响第36-39页
     ·参数设置第37页
     ·SDR分析比较第37-39页
     ·NR分析比较第39页
   ·N变化对模型影响第39-41页
     ·参数设置第39-40页
     ·SDR分析比较第40页
     ·NR分析比较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5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可靠多径路由模型第42-54页
   ·设计思想第42-43页
   ·模型建立和工作过程第43-49页
     ·获取路径跳数第43页
     ·计算支路径条数第43-44页
     ·主动建立路径第44-47页
     ·汇聚节点回馈第47-48页
     ·数据的传输第48-49页
   ·性能分析第49-51页
   ·m值的选取第51-54页
6 模型仿真第54-62页
   ·仿真系统的建立第54-57页
     ·网络拓扑描述第54-56页
     ·网络消息定义第56页
     ·网络协议实现第56-57页
     ·系统配置第57页
   ·模型建立过程仿真第57-59页
   ·数据传输仿真第59-60页
   ·仿真结果第60-62页
7 总结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附录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T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社会责任体系研究
下一篇:结构动力学中的谱修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