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乳糖酶的性质 | 第13-15页 |
| ·乳糖酶的高级结构和可能的作用机制 | 第15-16页 |
| ·乳糖酶的应用 | 第16-17页 |
| ·在乳制品方面的应用 | 第16页 |
| ·生产低聚半乳糖 | 第16-17页 |
| ·乳糖酶基因在基因学中的应用 | 第17页 |
| ·在构建表达载体中的应用 | 第17页 |
| ·在转基因研究和基因治疗方面的应用 | 第17页 |
| ·作为报告基因研究表达系统中增强序列、调控序列等功能 | 第17页 |
| ·乳糖酶的研究 | 第17-20页 |
| ·乳糖酶固定化的研究 | 第18页 |
| ·耐热乳糖酶的研究 | 第18-20页 |
| ·耐热乳糖酶的特点 | 第19-20页 |
| ·基因工程技术在乳糖酶中的应用 | 第20-23页 |
| ·原核表达系统的应用 | 第20页 |
| ·真核表达系统的应用 | 第20-23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 T242)耐热乳糖酶基因的克隆 | 第24-3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4-33页 |
| ·材料 | 第24-25页 |
| ·菌种与质粒 | 第24页 |
|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 | 第24-25页 |
| ·主要仪器 | 第25页 |
| ·方法 | 第25-33页 |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5-26页 |
| ·基因组DNA纯度检测 | 第26页 |
| ·乳糖酶基因的验证实验 | 第26-27页 |
| ·乳糖酶基因引物的确定 | 第27-28页 |
| ·乳糖酶基因5'端与3'端引物的验证 | 第28-29页 |
| ·乳糖酶基因的PCR扩增 | 第29-30页 |
| ·乳糖酶基因的克隆 | 第30-31页 |
| ·筛选阳性克隆子 | 第31页 |
| ·乳糖酶基因突变点PCR修复实验 | 第31-32页 |
| ·经修复的质粒转化E.coli HST08感受态细胞 | 第32页 |
| ·乳糖酶基因的亚克隆 | 第32-33页 |
| ·筛选阳性克隆子 | 第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6页 |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3页 |
| ·乳糖酶基因的PCR扩增 | 第33-36页 |
| ·乳糖酶基因的亚克隆 | 第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ans T242)耐热乳糖酶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37-4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7-42页 |
| ·材料 | 第37-39页 |
| ·菌种与质粒 | 第37页 |
|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 | 第37-39页 |
| ·主要仪器 | 第39页 |
| ·方法 | 第39-42页 |
| ·乳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原核表达 | 第39-40页 |
| ·乳糖酶表达产物SDS-PAGE检测 | 第40页 |
| ·乳糖酶的可溶性表达 | 第40页 |
| ·乳糖酶诱导条件优化 | 第40-41页 |
| ·乳糖酶活力测定:ONPG法 | 第41页 |
| ·蛋白含量测定:Folin-酚法 | 第41页 |
| ·乳糖酶的纯化 | 第41-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7页 |
| ·乳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原核表达 | 第42-44页 |
| ·乳糖酶表达产物SDS-PAGE检测 | 第42-43页 |
| ·乳糖酶的可溶性表达 | 第43-44页 |
| ·乳糖酶活力测定 | 第44页 |
| ·乳糖酶诱导条件优化 | 第44-46页 |
| ·乳糖酶的纯化 | 第46-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原核表达的耐热乳糖酶酶学性质研究 | 第48-5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8-51页 |
| ·材料 | 第48页 |
|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 | 第48页 |
| ·方法 | 第48-51页 |
| ·乳糖酶样品的制备 | 第48页 |
| ·乳糖酶活力标准曲线绘制 | 第48-49页 |
| ·蛋白含量标准曲线绘制:Folin-酚法 | 第49页 |
| ·乳糖酶最适pH的测定 | 第49-50页 |
| ·乳糖酶最适温度的测定 | 第50页 |
| ·乳糖酶pH稳定性测定 | 第50页 |
| ·乳糖酶热稳定性测定 | 第50页 |
| ·金属离子和相关试剂对乳糖酶活性的影响 | 第50页 |
| ·乳糖酶的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的测定 | 第50-5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5页 |
| ·乳糖酶酶活力标准曲线绘制 | 第51页 |
| ·蛋白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绘制 | 第51-52页 |
| ·乳糖酶最适pH | 第52页 |
| ·乳糖酶最适温度 | 第52-53页 |
| ·乳糖酶的pH稳定性 | 第53页 |
| ·乳糖酶的热稳定性 | 第53-54页 |
| ·金属离子和相关试剂对乳糖酶活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 ·乳糖酶的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的测定 | 第55页 |
| ·小结 | 第55-57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