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论文

支持IP组播的多媒体会议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第一章 引言第1-15页
 1.1 多媒体通信概述第7-9页
  1.1.1 多媒体通信系统第7-8页
  1.1.2 多媒体通信的发展第8-9页
 1.2 IP组播的发展第9-10页
 1.3 多媒体会议的发展第10-13页
  1.3.1 初期发展第10-11页
  1.3.2 H.323的成功第11-12页
  1.3.3 SIP的出现——对H.323的挑战第12-13页
  1.3.4 未来发展第13页
 1.4 多媒体会议的特点第13-14页
 1.5 小结与本文主要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系统与IP组播网络第15-27页
 2.1 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系统——H.323建议第15-21页
  2.1.1 H.323系统的体系结构第15-16页
  2.1.2 信息流第16-17页
  2.1.3 终端(Terminal)第17-18页
  2.1.4 网关(Gateway)第18页
  2.1.5 网关守卫(Gatekeeper)第18-19页
  2.1.6 多点控制器(MC)第19-20页
  2.1.7 多点处理器(MP)第20页
  2.1.8 多点控制单元(MCU)第20-21页
 2.2 IP组播网络第21-26页
  2.2.1 组播地址第21-22页
  2.2.2 组播MAC地址第22页
  2.2.3 组播分布树第22-24页
  2.2.4 组播转发第24-25页
  2.2.5 组管理协议IGMP第25-26页
  2.2.6 组播路由协议第26页
 2.3 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支持IP组播的多媒体会议系统第27-38页
 3.1 支持IP组播的多媒体会议系统概述第27页
 3.2 多媒体会议系统组成端点的体系结构第27-29页
 3.3 TCP/UDP汇合第29-30页
 3.4 H.323控制与端点控制第30-36页
  3.4.1 H.225.0乎叫信令第31-33页
  3.4.2 H.245控制信令第33-36页
 3.5 实时媒体传输(RTP/RTCP)第36页
 3.6 会议公告第36-37页
 3.7 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多媒体会议的组播应用研究第38-52页
 4.1 IP组播实现方案第38-44页
  4.1.1 Berkeley Socket组播实现第38-40页
  4.1.2 WinSock 2组播实现第40-44页
 4.2 音频与视频的实时传输第44-47页
  4.2.1 RTP/RCP第44-46页
  4.2.2 音频与视频的RTP/RTCP组播传输第46-47页
 4.3 会议公告第47-48页
  4.3.1 会议公告组播第47页
  4.3.2 会议公告描述第47-48页
  4.3.3 会议公告实现第48页
 4.4 IP组播应用的分析第48-51页
  4.4.1 IP组播的正面第48-49页
  4.4.2 IP组播的不足第49-50页
  4.4.3 多媒体会议组播应用的总结第50-51页
 4.5 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多媒体会议系统的会议实现第52-65页
 5.1 多媒体会议的多点通信能力第52-54页
  5.1.1 集中式多点通信能力第52页
  5.1.2 分散式多点通信能力第52-53页
  5.1.3 混合式多点通信—集中式音频第53页
  5.1.4 混合式多点通信—集中式视频第53页
  5.1.5 共同模式第53-54页
 5.2 会议信令过程第54-64页
  5.2.1 会议创建第54页
  5.2.2 会议服务第54-64页
  5.2.3 会议终止第64页
 5.3 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6.1 本文总结第65页
 6.2 展望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附录:学术论文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模型驱动体系结构的剖析及应用
下一篇:WebCM:一种基于搜索引擎的网络内容监控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