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一)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三) 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12-13页 |
(四)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 “文化领导权”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理论渊源 | 第14-22页 |
(一) “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提出 | 第14-18页 |
(二) “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18-22页 |
二、 “文化领导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2-30页 |
(一) 政治领导权和文化领导权 | 第22-23页 |
(二) 文化领导权的实现载体——市民社会 | 第23-25页 |
(三) 文化领导权的实践主体——有机知识分子 | 第25-27页 |
(四) 文化领导权的实践策略——阵地战 | 第27-30页 |
三、 “文化领导权”思想的贡献 | 第30-36页 |
(一)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 | 第30-33页 |
(二) 对政党理论的贡献 | 第33-36页 |
四、 “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当代启示 | 第36-43页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 第36-39页 |
(二) 执政党的思想建设 | 第39-40页 |
(三) 面对西方文化的渗透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