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粮食安全及粮食安全预警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粮食安全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粮食安全预警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粮食安全理论与粮食安全预警理论概述 | 第14-20页 |
·粮食安全内涵及影响因素 | 第14-17页 |
·粮食安全的内涵 | 第14页 |
·影响因素 | 第14-17页 |
·粮食安全理论 | 第17页 |
·弹性理论 | 第17页 |
·投入产出理论 | 第17页 |
·效用理论 | 第17页 |
·粮食安全预警理论 | 第17-20页 |
·土地稀缺理论 | 第17-18页 |
·人地关系理论 | 第18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页 |
·系统理论 | 第18-19页 |
·供需平衡理论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吉林省粮食安全现状 | 第20-26页 |
·吉林省粮食安全作用地位 | 第20页 |
·吉林省粮食生产状况分析 | 第20-21页 |
·吉林省粮食总产量变化趋势 | 第20-21页 |
·耕地面积变动状况 | 第21页 |
·吉林省粮食消费状况 | 第21-22页 |
·粮食消费结构变化 | 第21-22页 |
·消费结构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 第22页 |
·吉林省粮食储备状况 | 第22-24页 |
·储备体系现状 | 第22-23页 |
·储备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3页 |
·完善储备体系的措施 | 第23-24页 |
·吉林省粮食流通状况分析 | 第24-26页 |
·流通主体及其行为分析 | 第24页 |
·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4页 |
·完善流通体制措施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吉林省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构建 | 第26-37页 |
·吉林省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的构建原则 | 第26-27页 |
·全面系统的原则 | 第26页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 第26页 |
·效率原则 | 第26页 |
·专业性原则 | 第26-27页 |
·代表性原则 | 第27页 |
·吉林省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指标选择 | 第27-28页 |
·粮食生产子系统预警指标 | 第27页 |
·粮食消费子系统预警指标 | 第27-28页 |
·粮食价格子系统预警指标 | 第28页 |
·粮食储备子系统预警指标 | 第28页 |
·粮食对外贸易子系统预警指标 | 第28页 |
·粮食政策子系统预警指标 | 第28页 |
·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结构 | 第28-31页 |
·数据信息收集 | 第29-30页 |
·信息分析 | 第30页 |
·警情预警 | 第30-31页 |
·警情应对 | 第31页 |
·吉林省粮食安全评价 | 第31-37页 |
·指标选择 | 第31-33页 |
·实证分析 | 第33-37页 |
第五章 保障吉林省粮食安全的措施 | 第37-40页 |
·保证粮食产量 | 第37页 |
·发展现代粮食物流 | 第37-38页 |
·保证粮食储备 | 第38页 |
·建立粮食安全预警信息系统 | 第38-39页 |
·健全法律制度 | 第39-40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
攻读硕士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