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5-24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5-19页 |
·选题背景 | 第15-17页 |
·选题意义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9-23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3-24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述评 | 第24-40页 |
·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农业生产二重性理论 | 第24-25页 |
·家庭承包经营理论 | 第25页 |
·土地流转理论 | 第25-26页 |
·产权理论 | 第26-27页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7-28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28-38页 |
·有关农业现代化的研究 | 第28-31页 |
·有关家庭农场的研究 | 第31-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3章 我国家庭农场的性质及其边界 | 第40-67页 |
·家庭农场的概念及内涵 | 第40-41页 |
·我国家庭农场的性质 | 第41-46页 |
·家庭农场的产权性质 | 第41-43页 |
·家庭农场的组织性质 | 第43-44页 |
·家庭农场的制度性质 | 第44-45页 |
·家庭农场的劳动性质 | 第45-46页 |
·我国家庭农场与其它农业制度的比较 | 第46-54页 |
·与农业集体经营制度的比较 | 第47-49页 |
·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比较 | 第49-54页 |
·我国家庭农场与其它农业组织的比较 | 第54-61页 |
·与专业大户的比较 | 第54-55页 |
·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较 | 第55-59页 |
·与农业企业的比较 | 第59-61页 |
·家庭农场与其它农业制度及组织的边界 | 第61-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第4章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必要性研究 | 第67-86页 |
·家庭农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第67-69页 |
·农业发展的历程表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第67-69页 |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缺陷促使家庭农场的出现 | 第69页 |
·家庭农场符合农业生产二重性的特点 | 第69-70页 |
·家庭农场是我国农业制度变迁的结果 | 第70-74页 |
·从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分析 | 第70-72页 |
·从西方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分析 | 第72-74页 |
·家庭农场有利于农业技术的应用 | 第74-76页 |
·技术进步有助于改进农业发展道路 | 第74页 |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农业收入 | 第74-76页 |
·家庭农场有利于农业技术的应用 | 第76页 |
·家庭农场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 | 第76-81页 |
·农业规模经营的争议 | 第76-78页 |
·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增加农业收入 | 第78-79页 |
·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边界 | 第79-81页 |
·家庭农场有助于农民转型 | 第81-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5章 我国家庭农场的历史演进 | 第86-100页 |
·我国家庭农场的产生 | 第86-92页 |
·全民所有制条件下家庭农场的产生 | 第86-88页 |
·集体所有制条件下家庭农场的产生 | 第88-91页 |
·两种家庭农场的区别 | 第91-92页 |
·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 | 第92-98页 |
·家庭农场发展迅速但标准不统一 | 第92-93页 |
·农村土地流转差异影响家庭农场发展 | 第93-96页 |
·家庭农场注册率低 | 第96-97页 |
·家庭农场经营者文化程度偏低 | 第97-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6章 国际经验借鉴与我国三种模式的实证分析 | 第100-123页 |
·国外家庭农场的借鉴 | 第100-107页 |
·美国的经验 | 第100-102页 |
·法国的经验 | 第102-104页 |
·日本的经验 | 第104-105页 |
·对我国的借鉴 | 第105-107页 |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107-121页 |
·政府主导下的上海松江模式 | 第107-113页 |
·市场主导下的浙江宁波模式 | 第113-118页 |
·市场引领、政府扶持下的安徽郎溪模式 | 第118-121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第7章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建议及注意问题 | 第123-136页 |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123-130页 |
·农村土地流转 | 第123-125页 |
·农民向非农和新型农民转型 | 第125-127页 |
·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 第127-129页 |
·政府支持 | 第129-130页 |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 第130-133页 |
·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建立不能强迫 | 第130-131页 |
·要稳步推进不能急于求成 | 第131页 |
·健全流转土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 第131-132页 |
·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保护农场主的合法利益 | 第132-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6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6-140页 |
·研究结论 | 第136-139页 |
·研究展望 | 第139-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53页 |
致谢 | 第153-15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科研情况 | 第154-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