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日记的证据能力问题研究--以刑事诉讼为视角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引言 | 第5-7页 |
第一章 私人日记证据能力问题概述 | 第7-10页 |
一、私人日记作为证据的法律性质 | 第7-8页 |
二、私人日记证据能力的概念 | 第8-9页 |
三、确立私人日记证据能力制度的必要性 | 第9-10页 |
第二章 私人日记的类型化分析及其法律保护 | 第10-19页 |
一、私人日记的分类 | 第11-15页 |
(一)记载内容 | 第11-12页 |
(二)载体 | 第12-13页 |
(三)制作主体 | 第13-15页 |
二、我国对私人日记进行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三、我国对私人日记的法律保护 | 第16-19页 |
(一)宪法保护与实体法保护 | 第16-17页 |
(二)法律保护之不足——程序法保护的缺失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域外刑事诉讼中对私人日记的处理规则 | 第19-24页 |
一、美国私人日记的证据能力 | 第19-20页 |
(一)美国关于私人日记的证据能力的立法现状 | 第19-20页 |
二、德国私人日记的证据能力 | 第20-23页 |
(一)德国关于私人日记的证据能力的立法现状 | 第20-22页 |
(二)德国关于私人日记的证据能力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三、日本私人日记的证据能力 | 第23-24页 |
(一)日本关于私人日记的证据能力的立法现状 | 第23页 |
(二)日本关于私人日记的证据能力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第四章 我国对私人日记证据能力的应用原则 | 第24-29页 |
一、保护隐私原则 | 第24-26页 |
二、适度规制原则 | 第26-27页 |
三、利益权衡原则 | 第27-29页 |
第五章 私人日记证据能力问题的具体分析 | 第29-36页 |
一、不同记载内容的日记的证据能力 | 第29-30页 |
二、不同制作主体的日记的证据能力 | 第30-32页 |
三、不同存放空间的日记的证据能力 | 第32-34页 |
四、不同取证主体取得的日记的证据能力 | 第34-36页 |
第六章 完善刑事诉讼法上对私人日记的保护方式 | 第36-41页 |
一、搜查、扣押的限制 | 第36-38页 |
二、私人非法取证的限制 | 第38页 |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38-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