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非粮食援助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8-11页 |
| ·课题来源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第2章 中国对非粮食援助概述 | 第11-18页 |
| ·中国对非粮食援助的背景 | 第11-14页 |
| ·中非友谊源远流长 | 第11-12页 |
| ·非洲粮食严重短缺 | 第12-13页 |
| ·非洲逐渐成为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 | 第13-14页 |
| ·中国对非粮食援助的历史与现状 | 第14-15页 |
| ·中国对非粮食援助的意义 | 第15-18页 |
| ·拓宽援非途径 | 第15页 |
| ·缓解非洲的饥饿和贫困 | 第15-16页 |
| ·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 | 第16-17页 |
| ·拓展中国农产品国际消费市场 | 第17-18页 |
| 第3章 中国与几大重要援助主体对非粮食援助的比较 | 第18-30页 |
| ·援助的动因比较 | 第18-22页 |
| ·中国对非粮食援助的动因 | 第18-20页 |
| ·欧盟对非粮食援助的动因 | 第20-21页 |
| ·美国对非粮食援助的动因 | 第21页 |
| ·中国与几大重要援助主体对非粮食援助动因比较 | 第21-22页 |
| ·援助的特点比较 | 第22-26页 |
| ·中国对非粮食援助的特点 | 第22-23页 |
| ·欧盟对非粮食援助的特点 | 第23-25页 |
| ·美国对非粮食援助的特点 | 第25页 |
| ·中国与几大重要援助主体对非粮食援助特点比较 | 第25-26页 |
| ·援助的形式比较 | 第26-30页 |
| ·中国对非粮食援助的形式 | 第26-28页 |
| ·欧盟对非粮食援助的形式 | 第28-29页 |
| ·美国对非粮食援助的形式 | 第29页 |
| ·中国与几大重要援助主体对非粮食援助的形式比较 | 第29-30页 |
| 第4章 中国对非粮食援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第30-37页 |
| ·中国对非粮食援助面临的挑战 | 第30-33页 |
| ·西方国家给中国扣上"新殖民主义"的大帽子 | 第30-31页 |
| ·中国对非粮食援助的渠道还集中在双边渠道 | 第31页 |
| ·中国长期无偿援助让非洲产生严重的依赖性 | 第31-32页 |
| ·盲目援助,不考虑各国实际情况 | 第32页 |
| ·中国国内出现不支持声音 | 第32-33页 |
| ·对策思考 | 第33-37页 |
| ·尊重非洲人民,尊重非洲文化 | 第33页 |
| ·注重运用多边渠道,增加对非粮食援助 | 第33-34页 |
| ·鼓励非洲自力更生,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短缺 | 第34-35页 |
| ·对非援助要有国别政策,切忌一刀切 | 第35页 |
| ·转变民众观念,倡导互利双赢 | 第35-37页 |
| 结语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读研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