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导论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6页 |
2. 理论基础和现实动因 | 第16-23页 |
·地方政府举债融资与公共物品理论 | 第16-17页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6页 |
·地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经济学分析 | 第16-17页 |
·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提供公共物品的合理性 | 第17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风险防范理论 | 第17-20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7-18页 |
·公共利益理论 | 第18页 |
·财政风险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产生的现实动因 | 第20-23页 |
·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严重不匹配 | 第20-21页 |
·地方官员政绩工程的推动 | 第21-23页 |
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情况 | 第23-28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概述 | 第23-25页 |
·定义及类别 | 第23页 |
·发展现状及特点 | 第23-25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主要融资方式 | 第25-26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还款来源 | 第26-28页 |
4.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表现及成因分析 | 第28-39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28-33页 |
·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突出 | 第28-29页 |
·银行信贷风险加剧 | 第29-31页 |
·地方政府和平台公司的道德风险日益膨胀 | 第31-32页 |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增加 | 第32-33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33-37页 |
·地方财政资金紧缺,融资压力十分巨大 | 第33-34页 |
·平台公司定位过宽,设立和运作均不规范 | 第34-35页 |
·银行短存长贷与平台短借长投的结构性矛盾 | 第35-36页 |
·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内部约束和外部监督双重缺位 | 第36-37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偿债能力分析 | 第37-39页 |
5. 风险防范对策 | 第39-47页 |
·引导地方融资平台构建"科学融资"模式——进行规范化、透明化、市场化改革 | 第39-41页 |
·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明确地方政府责任,建立有效的地方财政偿债机制 | 第41-42页 |
·加强银行对"平台"的风险管理,增强信贷风险防范意识 | 第42-43页 |
·强化监管力度,杜绝不规范投融资行为 | 第43-44页 |
·扩宽地方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