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山楂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栽培历史 | 第9-10页 |
·山楂生物生态学特性 | 第9-10页 |
·山楂栽培历史 | 第10页 |
·河北燕山地区山楂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10-14页 |
·河北燕山地区山楂产业现状 | 第10-13页 |
·燕山地区山楂栽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3-14页 |
·国内外关于山楂栽培研究的现状与动态 | 第14-16页 |
·关于种质资源研究 | 第14-15页 |
·关于栽培技术研究 | 第15-16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河北燕山地区山楂不同栽培品种的果实性状调查 | 第17-25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7-19页 |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试验方法 | 第17-1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3页 |
·单果重 | 第19页 |
·含水量 | 第19-20页 |
·含酸量 | 第20-21页 |
·黄酮含量 | 第21-22页 |
·维生素 C 含量 | 第22-23页 |
·主要结论 | 第23-24页 |
·讨论 | 第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河北燕山地区山楂不同栽培品种的授粉试验研究 | 第25-35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3页 |
·秋金星最佳授粉树的选配 | 第26-28页 |
·瑞丰最佳授粉树的选配 | 第28-31页 |
·大红最佳授粉树的选配 | 第31-33页 |
·三个品种间杂交亲和关系 | 第33页 |
·主要结论 | 第33页 |
·讨论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河北燕山地区山楂种子层积催芽促进萌发试验研究 | 第35-38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5页 |
·试验材料 | 第35页 |
·试验方法 | 第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6页 |
·主要结论 | 第36页 |
·讨论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作者简介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