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中印经济增长贡献比较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主要内容 | 第11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1页 |
·本文不足 | 第11-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一般理论介绍 | 第13-14页 |
·外商直接投资概念 | 第13页 |
·外商直接投资理论 | 第13-14页 |
·FDI与经济增长研究的国外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FDI与经济增长研究 | 第14-15页 |
·中印利用FDI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 第15页 |
·FDI与经济增长研究的国内文献评述 | 第15-17页 |
·FDI与经济增长 | 第15-16页 |
·中印利用FDI与经济增长比较研究 | 第16-17页 |
3 中印利用FDI现状比较分析 | 第17-25页 |
·中印利用FDI流入量的比较 | 第17-19页 |
·FDI绝对数量的比较 | 第17-18页 |
·FDI占GDP总量比重的比较 | 第18-19页 |
·中印利用FDI来源国家及地区的比较 | 第19-21页 |
·中国吸收FDI的主要来源地 | 第19-20页 |
·印度吸收FDI的主要来源地 | 第20-21页 |
·中印吸引FDI流向产业分布的比较 | 第21-23页 |
·中国的FDI流向产业 | 第21-22页 |
·印度的FDI流向产业 | 第22-23页 |
·中印吸引FDI的国家竞争力比较 | 第23-25页 |
4 FDI对中印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 第25-33页 |
·数据的选取 | 第25-26页 |
·模型的假设前提 | 第26页 |
·FDI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 第26-29页 |
·中国FDI与GDP关系的回归分析 | 第26-27页 |
·中国FDI与GDP关系的协整分析与格兰杰检验 | 第27-29页 |
·FDI对印度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 第29-32页 |
·印度FDI与GDP关系的回归分析 | 第29-31页 |
·印度FDI与GDP关系的协整分析与格兰杰检验 | 第31-32页 |
·中印实证分析结果对比 | 第32-33页 |
5 FDI对中印经济增长贡献差异分析 | 第33-40页 |
·中国利用FDI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因分析 | 第33-35页 |
·FDI增加国内投资,促进资本形成 | 第33页 |
·FDI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 第33页 |
·FDI有利于我国增加就业 | 第33页 |
·FDI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 第33-34页 |
·FDI在我国形成技术外溢效应 | 第34-35页 |
·印度利用FDI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因分析 | 第35-37页 |
·印度外资环境的诱致作用 | 第35-36页 |
·健全的金融系统的配套功能 | 第36页 |
·FDI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 第36页 |
·FDI形成就业效应 | 第36页 |
·FDI形成技术溢出效应 | 第36-37页 |
·中印利用FDI拉动经济增长的差异原因分析 | 第37-40页 |
·中印市场规模比较 | 第37页 |
·中印基础设施分析 | 第37-38页 |
·中印劳动力成本与素质分析 | 第38-39页 |
·中印法律法规比较 | 第39页 |
·中印经济自由度比较 | 第39-40页 |
6 借鉴印度经验,改进我国FDI利用的政策建议 | 第40-46页 |
·逐步减少、取消给予外资企业优惠政策 | 第40页 |
·改善国内企业投资环境 | 第40-41页 |
·逐步取消FDI的“超国民待遇” | 第40页 |
·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 | 第40-41页 |
·加大对民营企业吸引FDI的支持力度 | 第41页 |
·转移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重心 | 第41页 |
·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 | 第41-42页 |
·完善关于FDI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42页 |
·政府应为企业建立利用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环境 | 第42-43页 |
·营造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 | 第42页 |
·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 第42-43页 |
·创造高素质人才“回流”的良好条件 | 第43页 |
·提高英语能力,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 第43页 |
·扩大吸引FDI的来源和途径 | 第43-44页 |
·企业应借鉴的印度经验 | 第44-46页 |
·企业充分利用FDI技术溢出效应 | 第44页 |
·组建企业集团,与外商建立战略联盟 | 第44页 |
·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第44-45页 |
·加大研发投资的力度,优化研发投资结构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