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以法律硕士教育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22页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 第11-12页 |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 第12-17页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7-20页 |
·专业学位内涵 | 第17-18页 |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 第18-19页 |
·培养模式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2 中美两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 | 第22-32页 |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 | 第22-28页 |
·孕育阶段(1981-1989) | 第22-23页 |
·探索阶段(1990-1995) | 第23-24页 |
·初步发展阶段(1996-2009) | 第24页 |
·迅速发展及规模化发展阶段(2010-) | 第24-28页 |
·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 | 第28-32页 |
·萌芽时期(1765-1900) | 第28-29页 |
·形成时期(1901-1945) | 第29-30页 |
·不断发展时期(1946-1970) | 第30页 |
·完善成熟时期(1971-) | 第30-32页 |
3 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 第32-50页 |
·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 | 第32-33页 |
·培养过程的比较 | 第33-46页 |
·入学条件 | 第33-34页 |
·学习年限 | 第34-35页 |
·课程设置 | 第35-39页 |
·师资队伍 | 第39-41页 |
·教学方式及考核 | 第41-42页 |
·相关支撑条件 | 第42-43页 |
·专业实习 | 第43-44页 |
·毕业论文及学位授予 | 第44-46页 |
·质量保障 | 第46-50页 |
·外部质量保障体系 | 第46-48页 |
·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 第48-50页 |
4 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50-61页 |
·正确认识专业学位,确立其合法地位 | 第50-52页 |
·转变专业学位认识误区 | 第50-51页 |
·健全法律法规,确定其合法地位 | 第51-52页 |
·加强与行业部门的联系,做好职业资格认证 | 第52页 |
·明确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 | 第52-53页 |
·改革培养过程,落实培养环节 | 第53-58页 |
·改革招生环节 | 第53-54页 |
·合理优化课程设置 | 第54-55页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第55-56页 |
·实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 第56-57页 |
·加强专业实践 | 第57页 |
·丰富毕业论文形式 | 第57-58页 |
·构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 第58-61页 |
·加强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 第58-59页 |
·完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