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学论文

准噶尔盆地不同居群羽毛针禾细胞特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前言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3页
   ·研究背景第12页
   ·研究区概况第12-13页
   ·羽毛针禾研究进展第13-15页
     ·羽毛针禾概述第13页
     ·针禾属地理分布第13-14页
     ·羽毛针禾的生物学特性第14页
     ·羽毛针禾研究现状第14-15页
   ·细胞特性研究进展第15-20页
     ·细胞形态研究概况第16页
     ·细胞周期研究概况第16-17页
     ·染色体研究概况第17页
     ·染色体与物种进化及变异关系第17-20页
   ·细胞特性研究方法第20-21页
     ·染色体压片技术第20-21页
     ·石蜡切片技术观察细胞形态第21页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研究区背景与研究方法第23-26页
   ·研究区概况第23页
   ·样地选择与样点布置第23-25页
     ·样地选择第23-24页
     ·样点布置及采样方法第24-25页
   ·样品前处理第25页
   ·种子前处理第25-26页
第三章 不同居群羽毛针禾的环境因子分析第26-35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6-27页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第26页
     ·土壤电导率与 pH 的测定第26页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第26页
     ·土壤容重的测定第26页
     ·植物多样性调查第26-27页
   ·样点设置第27页
   ·结果与分析第27-33页
     ·不同样地含水率变化第27页
     ·不同样地有机质的变化第27-29页
     ·不同样地容重的变化第29页
     ·不同样地 pH 和 Ec 的变化第29-31页
     ·观测群落的物种结构和分布特点第31-33页
   ·讨论第33-35页
第四章 不同居群羽毛针禾的细胞特性第35-46页
   ·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材料第35页
     ·试剂与仪器第35页
     ·方法第35-37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43页
     ·不同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第37-38页
     ·不同处理对羽毛针禾有丝分裂的影响第38-40页
     ·羽毛针禾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分析第40-43页
   ·讨论第43-46页
第五章 温度变化对细胞特性的影响第46-49页
   ·材料与方法第46页
     ·材料第46页
     ·方法第46页
   ·结果与分析第46-48页
     ·不同居群羽毛针禾细胞大小和有丝分裂指数变化第46-48页
     ·不同居群羽毛针禾细胞核大小变化第48页
   ·讨论第48-49页
第六章 不同居群羽毛针禾生境及细胞大小分析第49-53页
   ·样品的测定第49页
   ·数据分析第49页
   ·结果与分析第49-52页
     ·影响不同居群羽毛针禾土壤因子主成分分析第49-51页
     ·温度对羽毛针禾细胞特性的影响第51-52页
   ·讨论第52-5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结论第53页
   ·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介第62-63页
导师评阅表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植物自交不亲和性基因克隆及功能初步分析
下一篇:梭梭生根条件的优化及生根过程中的生理学与解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