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2 土地承载力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第17-19页 |
·相关概念 | 第17页 |
·土地承载力 | 第17页 |
·土地综合承载力 | 第17页 |
·基础理论 | 第17-19页 |
·人地系统理论 | 第17-18页 |
·土地稀缺性理论 | 第18页 |
·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页 |
·生态经济平衡理论 | 第18-19页 |
3 江汉平原土地利用情况 | 第19-29页 |
·汉平原概况 | 第19-23页 |
·自然资源 | 第19-20页 |
·社会经济 | 第20-22页 |
·城市发展 | 第22-23页 |
·江汉平原土地利用情况 | 第23-24页 |
·土地资源概括 | 第23-24页 |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页 |
·土地综合承载力影响因素 | 第24-29页 |
·水质污染严重 | 第25-26页 |
·水资源利用不均衡 | 第26-27页 |
·土地沙化 | 第27-28页 |
·耕地流失 | 第28-29页 |
4 江汉平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 第29-48页 |
·评价方法及步骤 | 第29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9-36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9-32页 |
·评价指标含义 | 第32-36页 |
·土地综合承载力计算 | 第36-45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36-38页 |
·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标的量纲化处理 | 第38-42页 |
·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计算 | 第42-45页 |
·江汉平原土地综合承载力类型划分 | 第45-48页 |
·较高承载力区域 | 第47页 |
·中承载力区域 | 第47页 |
·低承载力区域 | 第47-48页 |
5 提高江汉平原土地综合承载力政策建议 | 第48-51页 |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 第48页 |
·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第48-49页 |
·提高防污治污能力,保护生态环境 | 第49页 |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第49-50页 |
·实行分级分区管控政策,采取因地制宜发展策略 | 第50-51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1页 |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Ⅰ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调研与发表论文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