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1章 民间借贷概述 | 第11-20页 |
·民间借贷概念 | 第11-14页 |
·民间借贷内涵界定 | 第11-12页 |
·民间借贷外延界定 | 第12-14页 |
·民间借贷与相关概念区分 | 第14-16页 |
·民间借贷与借款合同 | 第14页 |
·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 | 第14-16页 |
·民间借贷与高利贷 | 第16页 |
·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现状及特点 | 第16-20页 |
·民间借贷规模空前,参与主体呈多元化趋势 | 第16-17页 |
·经营性借贷为主,中小微企业深度介入 | 第17-18页 |
·民间借贷显现职业化、中介化、组织化新特征 | 第18页 |
·民间借贷的活跃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 | 第18页 |
·高利息现象普遍存在,借贷方法日益隐蔽化 | 第18-20页 |
第2章 规制我国民间借贷的必要性 | 第20-26页 |
·民间借贷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性 | 第20-23页 |
·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匮乏,为民间借贷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 第20-21页 |
·垄断性金融体制难以满足信贷需求,为民间借贷发展提供了市场 | 第21-22页 |
·民间借贷自身优势的存在,为民间借贷发展提供了条件 | 第22-23页 |
·民间借贷的社会效应分析 | 第23-26页 |
·民间借贷的积极效应 | 第23页 |
·民间借贷的负面效应 | 第23-26页 |
第3章 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现状及不足 | 第26-32页 |
·民间借贷法律制度的现状 | 第26-28页 |
·承认民间借贷合法地位的法律规定 | 第26-27页 |
·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行为的法律规定 | 第27页 |
·禁止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定 | 第27-28页 |
·民间借贷现有法律规制的不足 | 第28-32页 |
·法律规范之间存在冲突,难以把握民间借贷的认定标准 | 第28-29页 |
·民间借贷与非法融资界限模糊,影响法律权威的树立 | 第29-30页 |
·相关立法滞后,严重制约民间借贷的发展 | 第30页 |
·法律监管制度缺失,导致非法融资活动时有发生 | 第30-32页 |
第4章 国内外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比较研究 | 第32-38页 |
·对民间借贷合法地位的认定 | 第32-33页 |
·对民间借贷利率的管制 | 第33-34页 |
·对企业间借贷问题的规定 | 第34-35页 |
·对监管模式的规定 | 第35-36页 |
·对民间借贷风险防范的制度措施或法规 | 第36-38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建议 | 第38-46页 |
·完善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基本思路 | 第38-39页 |
·明确民间借贷的合法地位 | 第38页 |
·民间借贷法律制度重构的基本原则 | 第38-39页 |
·完善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具体建议 | 第39-46页 |
·制定《民间借贷管理条例》 | 第40页 |
·修改完善现行法律 | 第40-42页 |
·完善民间借贷监管制度,加强对其监管 | 第42-44页 |
·放宽对民间借贷利率的限制,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 | 第44-45页 |
·建立民间借贷风险防范机制,减少民间借贷风险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