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v13的表型分析及精细定位

目录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30页
   ·水稻叶色突变体的研究进展第10-26页
     ·叶色突变体的类型第10-11页
     ·叶色突变体的来源第11-13页
     ·叶色突变体的遗传模式第13-14页
     ·水稻叶色突变体的基因定位和基因克隆第14-16页
     ·叶色突变的分子机制第16-25页
     ·叶色突变体的应用前景第25-26页
   ·分子标记及其在水稻遗传研究中应用第26-28页
     ·基于Southern杂交的分子标记第26-27页
     ·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第27页
     ·新型的分子标记第27-28页
   ·水稻的基因图位克隆技术第28页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8-30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0-40页
   ·实验材料第30页
     ·突变体v13的获得第30页
     ·定位群体的构建第30页
   ·实验方法第30-40页
     ·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v13的分离第30页
     ·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v13的形态特征及主要农艺性状第30页
     ·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v13突变基因的遗传第30-31页
     ·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v13的温敏性的鉴定第31页
     ·突变体和野生型植株在不同温度下各色素含量的测定第31页
     ·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v13的叶绿体超微结构第31-32页
     ·DNA的提取和扩增第32-35页
     ·基因定位第35-40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0-50页
   ·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v13的表型特征第40-41页
   ·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v13的温敏性第41-42页
   ·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v13在不同温度下色素含量第42-43页
   ·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v13叶绿体超微结构第43-45页
   ·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v13的遗传模式第45-46页
   ·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v13突变基因的初定位第46-47页
   ·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v13的精细定位第47-49页
   ·定位区间内的基因预测与验证第49-50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50-54页
   ·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v13的突变类型和遗传特征第50页
   ·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的色素含量变化和成熟期农艺性状研究第50-51页
   ·温度对叶色表型的影响第51页
   ·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v13基因定位与预测第51-52页
   ·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在育种工作中应用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稻瘟病菌激发子诱导烟草过敏性细胞死亡的功能域研究及互作蛋白筛选
下一篇:沿海滩涂地区不同栽培措施对牧草耐盐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