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出版事业论文--世界各国出版事业论文--中国论文--出版事业史论文

《艺术旬刊》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绪论第10-16页
 第一节 研究现状分析第10-13页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一章 《艺术旬刊》与决澜社第16-35页
 第一节 《艺术旬刊》与决澜社创办的不解之缘第17-21页
  一、 摩社与《艺术旬刊》创办的关系第17-19页
  二、 《艺术旬刊》和决澜社社团成员的“双重性”身份第19-21页
 第二节 《艺术旬刊》造就了决澜社第21-29页
  一、 《艺术旬刊》对决澜社一系列展览活动的推广第22-25页
  二、 《艺术旬刊》为决澜社的现代美术运动提供了理论平台第25-29页
 第三节 《艺术旬刊》与中国现代主义艺术浪潮第29-35页
  一、 留(游)学身份背景第30-31页
  二、 《艺术旬刊》掀起的现代主义浪潮打破了印象派与写实主义的两大格局第31-35页
第二章 《艺术旬刊》对中西方现代美术的传播第35-54页
 第一节 《艺术旬刊》对中国现代艺术现状的思考第35-42页
  一、 对“杂草丛生”的中国艺术现状的担忧第36-38页
  二、 “为艺术”或“为大众”的中国艺术界之前路第38-40页
  三、 积极推荐艺坛重将第40-42页
 第二节 《艺术旬刊》对西方现代美术的引介第42-48页
  一、 分析某国的现代艺术现状第42-44页
  二、 全力引荐西方现代画派第44-45页
  三、 积极推荐现代画家第45-47页
  四、 致力于引介其他美术门类第47-48页
 第三节 《艺术旬刊》对现代美术理论的译介第48-54页
  一、 不遗余力的推介现代绘画理论第49-51页
  二、 剖析“新写实主义”美术技法理论第51-54页
第三章 《艺术旬刊》的文本特色第54-67页
 第一节 “新的艺术”的追求第54-59页
  一、 大力传播“清新”的法国文学第55-57页
  二、 引译国外现代音乐理论第57页
  三、 关注国内外文艺坛的新动态第57-59页
 第二节 灵活的办刊特色第59-64页
  一、 现代感、设计感浓郁的封面第60-62页
  二、 多变的栏目结构第62-64页
 第三节 社会的反响第64-67页
结语第67-68页
附录第68-79页
 附录 (一)第68-72页
 附录 (二)第72-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后记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日谚语对比--以动物谚语为例
下一篇:浅论中国元素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