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社区规划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对象与概念的界定 | 第9-11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9-11页 |
·农村社区规划 | 第11页 |
·规划准则 | 第11页 |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 第11-22页 |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 第11-15页 |
·国内相关政策、理论研究与实践 | 第15-22页 |
·小结 | 第2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2页 |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研究意义 | 第22页 |
·研究思路、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页 |
·创新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农村社区的功能体系 | 第25-37页 |
·农村社区功能的研究 | 第25-26页 |
·农村社区功能的概念 | 第25页 |
·农村社区功能的演变 | 第25-26页 |
·农村社区的功能体系 | 第26-36页 |
·功能体系的思路构建 | 第26-33页 |
·农村社区的功能体系 | 第33-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社区片划分 | 第37-63页 |
·镇村体系研究 | 第37-40页 |
·人际联系趋向 | 第38页 |
·社会网络分析法(SNA) | 第38-40页 |
·社区片划分 | 第40-45页 |
·社区片概念的提出 | 第40页 |
·社区片划分的目的及意义 | 第40-41页 |
·社区片划分的原则 | 第41-45页 |
·案例研究——以延长县安沟乡为例 | 第45-62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45-46页 |
·问卷设计 | 第46页 |
·人际联系趋向分析 | 第46-54页 |
·人际联系的影响因素 | 第54-57页 |
·安沟乡镇村体系 | 第57-58页 |
·社区片划分 | 第58-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住区建设规划 | 第63-97页 |
·农村住区的选址 | 第63-71页 |
·农村住区选址原则 | 第63-65页 |
·农村住区选址 | 第65-71页 |
·小结 | 第71页 |
·农村住区建设规划 | 第71-97页 |
·功能布局规划 | 第71-74页 |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 第74-78页 |
·基础设施配置 | 第78-83页 |
·可达性与道路系统 | 第83-90页 |
·产业园区规划 | 第90-92页 |
·农村院落设计 | 第92-9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97-99页 |
·主要结论 | 第97页 |
·存在问题与进一步研究设想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附录 | 第103-11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