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序言 | 第9-11页 |
一、人权保障与刑事诉讼的目的 | 第11-15页 |
(一) 人权保障的渊源与内涵 | 第11-13页 |
1. 人权的概念与内涵 | 第11页 |
2. 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起源 | 第11-12页 |
3. 我国侦查程序中对人权保障的必要性 | 第12-13页 |
(二) 刑事诉讼的目的 | 第13-15页 |
1. 刑事诉讼目的的内涵与特征 | 第13页 |
2. 刑事诉讼目的的层次 | 第13-15页 |
二、犯罪嫌疑人侦查程序中的权利保障 | 第15-19页 |
(一) 沉默权 | 第15-16页 |
(二) 辩护权 | 第16页 |
(三) 调查取证以及证据保全请求权 | 第16-17页 |
(四) 人身自由权 | 第17页 |
(五) 申诉、控告的权利 | 第17-19页 |
三、侵犯犯罪嫌疑人权利的行为与原因分析 | 第19-27页 |
(一) 犯罪嫌疑人权利概述 | 第19页 |
(二) 刑事侦查阶段侵犯犯罪嫌疑人权利的环节 | 第19-23页 |
1. 收集证据环节 | 第20-22页 |
2. 采取强制措施环节 | 第22-23页 |
3. 讯问环节 | 第23页 |
(三) 侵犯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原因 | 第23-27页 |
1. 执法者人权观念的淡薄,“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比较严重 | 第23-24页 |
2. 以控制犯罪为主,过分依赖口供 | 第24-25页 |
3. 部分法律制度与规定的不健全 | 第25页 |
4. 司法审查与司法救济的缺失 | 第25-27页 |
四、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制度完善的具体建议 | 第27-35页 |
(一) 赋予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权 | 第27-29页 |
1、取保候审性质与特点 | 第27-28页 |
2、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 | 第28-29页 |
(二) 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 | 第29-31页 |
1. 沉默权的产生与发展 | 第29-30页 |
2. 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可行性 | 第30-31页 |
3. 我国沉默权制度的构建 | 第31页 |
(三) 完善犯罪嫌疑人获得律师帮助权 | 第31-35页 |
1. 我国犯罪嫌疑人获得律师帮助权的现状 | 第31-32页 |
2. 我国犯罪嫌疑人获得律师帮助权的完善 | 第32-35页 |
结语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