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意念高中生的社会信息解释偏向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27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 ·自杀意念的界定 | 第10-12页 |
| ·影响自杀意念的因素 | 第12-15页 |
| ·自杀意念的评定 | 第15-17页 |
| ·自杀意念与抑郁 | 第17-18页 |
| ·自杀意念的干预 | 第18-21页 |
| ·社会信息加工 | 第21-27页 |
| ·社会信息加工模式 | 第21-22页 |
| ·Dodge 社会信息加工——线索解释 | 第22-23页 |
| ·有关解释偏向的研究 | 第23-27页 |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 | 第27-29页 |
| ·问题提出 | 第27-28页 |
| ·研究思路 | 第28-29页 |
| 3 实验研究 | 第29-45页 |
| ·实验一自杀意念组在不同事件类型上的解释偏向 | 第29-35页 |
| ·被试 | 第29-30页 |
| ·试验设计 | 第30页 |
| ·实验方法与程序 | 第30-31页 |
| ·研究结果 | 第31-34页 |
| ·讨论 | 第34-35页 |
| ·小结 | 第35页 |
| ·实验二自杀意念组在不同情景事件上的解释偏向 | 第35-40页 |
| ·被试 | 第35页 |
| ·实验设计 | 第35-36页 |
| ·实验方法与程序 | 第36-37页 |
| ·研究结果 | 第37-38页 |
| ·讨论 | 第38-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研究三:有自杀意念高中生对社会信息归因方式研究 | 第40-45页 |
| ·被试 | 第40-41页 |
| ·研究工具 | 第41页 |
| ·研究结果 | 第41-43页 |
| ·讨论 | 第43-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4 总讨论与结论 | 第45-51页 |
| ·总讨论 | 第45-48页 |
| ·本研究的方法学探讨 | 第45页 |
| ·自杀意念高中生的解释偏向 | 第45-47页 |
| ·研究结果在干预中的应用 | 第47-48页 |
| ·结论 | 第48-51页 |
| ·创新之处 | 第48-49页 |
|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49页 |
| ·研究结果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 附录 | 第57-63页 |
| 致谢 | 第63-65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