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森林生态系统论文

喀斯特地区灌木林生态系统养分和碳储量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1 文献综述第13-27页
   ·贵州喀斯特第13页
   ·灌木林概念第13-14页
   ·灌木林的类型第14-15页
   ·灌木林的生态效能和地位第15-18页
     ·调节气候和净化环境效能第15页
     ·防风固沙效能第15-16页
     ·土壤改良效能第16页
     ·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效能第16页
     ·饲料和药用保健效能第16页
     ·保护植物物种多样性效能第16页
     ·旅游游憩效能第16-18页
   ·灌木林生物量研究第18-20页
     ·森林生物量研究第18-19页
     ·灌木林生物量研究第19-20页
   ·森林的养分特征第20-22页
   ·森林碳储量第22-27页
     ·森林植物碳储量第23-24页
     ·森林土壤碳储量第24-27页
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7-29页
3 研究地区概况第29-31页
4 研究方法第31-33页
   ·土壤研究方法第31-32页
     ·土壤样品采集第31页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第31-32页
   ·植物研究方法第32页
     ·植物生物量测定第32页
     ·植物化学分析样品采集第32页
     ·植物养分元素含量的测定第32页
   ·数据处理第32-33页
5 结果分析第33-59页
   ·灌木林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含量第33-37页
     ·土壤理化性质第33-35页
     ·土壤养分含量第35-37页
   ·灌木林生物量第37-41页
     ·木本植物生物量第37-39页
     ·草本植物生物量第39-40页
     ·死地被物层生物量第40-41页
   ·灌木林生态系统养分积累量与分配特征第41-51页
     ·植物体内养分含量第41-45页
     ·死地被物层养分含量第45页
     ·植物养分积累量第45-47页
     ·死地被物层养分积累量第47-48页
     ·土壤养分积累量第48页
     ·植物对土壤养分的生物吸收系数第48-50页
     ·灌木林养分积累与分配特征第50-51页
   ·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第51-59页
     ·木本植物碳含量第51-52页
     ·草本植物碳含量第52页
     ·死地被物层碳含量第52-53页
     ·木本植物碳储量第53-54页
     ·草本植物碳储量第54-55页
     ·死地被物层碳储量第55页
     ·土壤碳含量与储量第55-56页
     ·灌木林碳储量和空间分布格局第56-57页
     ·贵阳市灌木林总碳储量第57-59页
6 结论第59-62页
   ·灌木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第59页
   ·灌木林生物量第59-60页
   ·灌木林养分含量和储量第60页
   ·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吸存功能第60-62页
     ·植物体碳含量及储量第60-61页
     ·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第61页
     ·贵阳市灌木林碳吸存功能第61-62页
7 创新点第62页
8 研究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5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75-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岭地区伯乐树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下一篇:油茶自交不亲和性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