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货币理论论文

货币政策透明性、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一) 货币政策透明性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二) 预期管理研究现状第14页
  (二) 货币政策透明性、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三者关系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6-18页
  (一) 研究方法第16-17页
  (二) 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货币政策由神秘转向透明的原因第18-21页
 一、危机频发的经济背景第18页
 二、公众预期与公众博弈第18-19页
 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责任制第19-21页
第三章 货币政策透明性的内涵及主要内容第21-25页
 一、货币政策透明性的内涵第21-22页
 二、货币政策透明性的主要内容第22-25页
  (一) 目标透明第22-23页
  (二) 信息透明第23页
  (三) 决策透明第23页
  (四) 预测透明第23-25页
第四章 货币政策透明性与货币政策的预期管理第25-32页
 一、我国货币政策透明性的衡量——动态透明性指数第25-27页
  (一) 数据的选择第26页
  (二) 具体模型第26页
  (三) 结论分析第26-27页
 二、货币政策透明性与公众预期关系的实证分析第27-32页
  (一) 数据选择第27-28页
  (二) 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检验第28-29页
  (三) 变量协整分析第29页
  (四) 变量格兰杰因果检验第29-30页
  (五) 预期管理的脉冲响应分析第30-31页
  (六) 实证检验结论总结第31-32页
第五章 货币政策透明性、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第32-36页
 一、以目标透明管理预期第33-34页
 二、以信息透明管理预期第34页
 三、以决策透明管理预期第34-35页
 四、以预测透明管理预期第35-36页
第六章 从货币政策透明性角度管理预期的国际实践经验第36-43页
 一、美联储的管理实践第36-37页
 二、欧洲央行的管理实践第37-38页
 三、英格兰银行的管理实践第38-40页
 四、各国管理实践的经验总结及启示第40-43页
  (一) 目标透明的管理方式运用有限第40-41页
  (二) 采取何种管理方式与自身的政策框架不存在必然联系第41页
  (三) 均注重透明度的掌握,以期最佳预期管理效果第41-43页
第七章 我国央行的实践及未来发展方向第43-49页
 一、我国的管理实践及不足第43-45页
 二、促进货币政策有效性,完善预期管理的发展方向第45-49页
  (一) 尝试建立通货膨胀区间,运用目标透明管理方式第45页
  (二) 加强市场主体的整体素质,发挥信息透明管理方式应有效果第45-46页
  (三) 强化对决策信息的披露,有效实行决策透明管理第46-47页
  (四) 增强央行的独立性,提高预测透明管理的效果第47-49页
第八章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民币国际化阶段性影响因素--基于美元、欧元、日元的经验研究
下一篇:农行安徽省分行本部岗位管理体系重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