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绪论 | 第11-15页 |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第11-12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三、资料来源与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一章 宋代的市马机构及市马地 | 第15-26页 |
| 第一节 宋代市马机构的设立及演变 | 第15-20页 |
| 一、茶马贸易开始以前的市马机构 | 第15-16页 |
| 二、茶马贸易制度下的市马机构 | 第16-19页 |
| 三、广马的市马机构 | 第19-20页 |
| 第二节 宋代市马地的分布与变迁 | 第20-25页 |
| 一、熙宁、元丰以前的市马地 | 第20-22页 |
| 二、熙宁、元丰后至北宋灭亡的市马地 | 第22-23页 |
| 三、宋室南渡以后的市马地 | 第23-25页 |
| 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市马数额及规格 | 第26-35页 |
| 第一节 市马数额 | 第26-31页 |
| 一、北宋市马数额 | 第26-29页 |
| 二、南宋市马数额 | 第29-31页 |
| 第二节 市马规格 | 第31-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市马经费 | 第35-45页 |
| 第一节 市马钱物的选用 | 第35-40页 |
| 第二节 市马经费的估算 | 第40-44页 |
| 一、北宋市马经费 | 第40-41页 |
| 二、南宋市马经费 | 第41-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马纲损耗 | 第45-55页 |
| 第一节 纲马运输损耗状况 | 第45-46页 |
| 第二节 纲马损耗原因 | 第46-54页 |
| 一、客观方面的主要因素 | 第46-50页 |
| (一) 不服水土 | 第46-47页 |
| (二) 道路险恶难行,路途遥远,马匹过于疲惫 | 第47-49页 |
| (三) 疫病流行 | 第49-50页 |
| 二、主观方面的主要因素 | 第50-54页 |
| (一) 官吏腐败,驿路设施差,纲马得不到较好的喂养和休息 | 第50-51页 |
| (二) 押马人员不足,照料不周,押马人员缺乏责任感 | 第51-52页 |
| (三) 纲运管理制度不合理 | 第52页 |
| (四) 路途损耗早有隐患 | 第52-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结语 | 第55-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一、典籍类 | 第59页 |
| 二、今人著作类 | 第59-60页 |
| 三、论文类 | 第60-62页 |
| 后记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