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问题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研究内容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国外大学生社会公德思想与社会公德教育理论发展脉络第12-13页
     ·国内大学生社会公德思想与社会公德教育理论梳理第13-14页
   ·研究方法与创新第14-16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二章 基本理论的概念概述第16-21页
   ·社会公德的概念及特点第16-17页
     ·社会公德的概念第16页
     ·社会公德的特点第16-17页
   ·当代大学生与社会公德第17-18页
     ·当代大学生的概念第17页
     ·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特征第17-18页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的理性分析第18-21页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第18页
     ·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性第18-21页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现状分析第21-34页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第21页
   ·基于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现象的问卷调查第21-32页
     ·主观性调查第22-26页
     ·客观性调查第26-32页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问题分析第32-34页
     ·影响大学生的整体道德发展第32-33页
     ·引发新一轮的社会道德危机第33-34页
第四章 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原因剖析第34-47页
   ·主观原因剖析第34-38页
     ·知行矛盾,模糊的世界观第34-35页
     ·小节意识,负面的人生观第35-36页
     ·社会责任,功利的价值观第36-37页
     ·从众心理,消极的道德观第37-38页
   ·客观原因剖析第38-44页
     ·高校教育因素的影响第38-39页
     ·综合性环境因素的影响第39-44页
   ·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根本原因第44-47页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第44页
     ·社会转型的不利影响第44-45页
     ·多元文化与社会思潮的冲击第45页
     ·互联网的消极作用第45-46页
     ·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脱节第46页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第46-47页
第五章 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研究对策第47-53页
   ·基于客观因素,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第47-49页
     ·倡导社会公德主体的和谐发展第47-48页
     ·倡导社会公德环境的和谐发展第48-49页
   ·基于主观因素,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第49-53页
     ·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世界观的培养第49-50页
     ·提高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强化人生观的培养第50页
     ·提高大学生的价值意识,强化价值观的培养第50-51页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强化社会公德观的培养第51-53页
第六章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附录第60-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培育研究--以山东地方高校为例
下一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