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荧光光谱特性及分析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0.1 课题的引入和来源 | 第11-12页 |
§0.2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安排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原油样品的荧光光谱 | 第13-27页 |
§1.1 光致发光的基本原理 | 第13-15页 |
§1.2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第15-17页 |
§1.2.1 分子的激发与驰豫 | 第15-17页 |
§1.2.2 分子的发光类型 | 第17页 |
§1.3 原油的荧光光谱特性 | 第17-24页 |
§1.3.1 激发和发射光谱 | 第17-18页 |
§1.3.2 荧光强度和溶液浓度的关系 | 第18-19页 |
§1.3.3 有机分子的荧光光谱 | 第19-21页 |
§1.3.4 原油的荧光光谱 | 第21-24页 |
§1.4 外界环境对荧光的影响因素 | 第24-27页 |
第二章 荧光仪器及荧光分析法 | 第27-37页 |
§2.1 荧光仪器 | 第27-30页 |
§2.1.1 荧光仪器组件 | 第27-30页 |
§2.1.2 实验仪器校正 | 第30页 |
§2.2 荧光分析法 | 第30-35页 |
§2.2.1 常规荧光分析法 | 第31-32页 |
§2.2.2 同步荧光分析法 | 第32-34页 |
§2.2.3 三维荧光分析法 | 第34-35页 |
§2.3 石油定量荧光技术 | 第35-37页 |
第三章 试剂样品的选取及光谱采集 | 第37-45页 |
§3.1 样品的来源 | 第37-38页 |
§3.2 岩心观察 | 第38-42页 |
§3.3 样品的制备 | 第42-43页 |
§3.4 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3.4.1 实验准备 | 第43页 |
§3.4.2 数据平滑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原油样品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45-57页 |
§4.1 原油样品的荧光光谱特性分析 | 第45-55页 |
§4.2 研究区油气分布及成熟度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基于色度学反演的原油特性分析 | 第57-65页 |
§5.1 色度学基本原理 | 第57-58页 |
§5.1.1 三基色与色匹配 | 第57-58页 |
§5.1.2 CIE标准色度坐标 | 第58页 |
§5.2 荧光色的测量 | 第58-65页 |
§5.2.1 CIE1931颜色系统 | 第58-59页 |
§5.2.2 原油样品荧光光谱图的色度反演 | 第59-65页 |
第六章 主成分分析法在原油鉴别中的应用 | 第65-77页 |
§6.1 化学计量学方法介绍 | 第65-66页 |
§6.2 光谱预处理方法 | 第66-67页 |
§6.2.1 平滑 | 第66页 |
§6.2.2 标准归一化 | 第66-67页 |
§6.3 主成分分析法 | 第67-71页 |
§6.3.1 基变换 | 第67-69页 |
§6.3.2 方差和目标 | 第69-71页 |
§6.4 PCA求解 | 第71-73页 |
§6.5 原油样品主成分识别 | 第73-77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81页 |
§7.1 本论文工作小结 | 第77-78页 |
§7.2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 第78页 |
§7.3 在数据处理上的展望 | 第78-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