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耐冷玫红假裸囊菌HD1031的鉴定、所产纤维素酶的纯化及其性质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纤维素酶的简介第10-11页
     ·纤维素酶的结构第10页
     ·纤维素酶的组成第10-11页
     ·纤维素酶的底物第11页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第11-12页
   ·低温微生物的研究第12-13页
   ·低温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纤维素酶的应用第14-16页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第14页
     ·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第14-15页
     ·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第15页
     ·在酿造业中的应用第15页
     ·在生物质能源开发方面的应用第15-16页
第二章 HD1031 形态特征与鉴定第16-27页
   ·实验材料第16-17页
     ·菌株和培养基第16页
     ·试剂第16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16-17页
   ·实验方法第17-20页
     ·菌落形态观察第17页
     ·显微形态观察第17页
     ·基因组 DNA 的提取第17页
     ·ITS 扩增与序列分析第17页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及计算第17-19页
     ·木糖标准曲线的绘制第19页
     ·蛋白含量的测定第19页
     ·HD1031 的生长温度曲线的测定第19页
     ·HD1031 发酵时间的确定第19-20页
   ·结果与分析第20-26页
     ·菌落形态第20页
     ·显微形态第20-21页
     ·序列分析第21-22页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2-23页
     ·木糖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3-24页
     ·蛋白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4页
     ·HD1031 的产酶水平第24-25页
     ·生长温度曲线的测定第25页
     ·HD1031 发酵时间的确定第25-26页
   ·小结与讨论第26-27页
第三章 HD1031 产酶条件的研究及其所产纤维素酶的性质初探第27-35页
   ·实验材料第27页
     ·菌株和培养基第27页
     ·试剂第27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27页
   ·实验方法第27-28页
     ·碳源和氮源对产酶的影响第27页
     ·发酵温度和培养基初始 pH 的确定第27页
     ·最适温度的确定第27页
     ·温度的稳定性第27-28页
     ·最适 pH 的确定第28页
     ·pH 的稳定性第28页
     ·离子对酶活的影响第28页
     ·不同温度下的酶活特性第28页
     ·室温下的滤纸崩解实验第28页
   ·结果与分析第28-34页
     ·碳源和氮源对产酶的影响第28-29页
     ·发酵温度和培养基初始 pH 的确定第29-30页
     ·最适温度的确定第30页
     ·温度的稳定性第30-31页
     ·最适 pH 的确定第31页
     ·pH 的稳定性第31-32页
     ·离子对酶活的影响第32页
     ·不同温度下的酶活特性第32-33页
     ·室温下的滤纸崩解实验第33-34页
   ·小结与讨论第34-35页
第四章 HD1031 所产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分离纯化第35-43页
   ·实验材料第35页
     ·菌株和培养基第35页
     ·试剂第35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35页
   ·实验方法第35-37页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35-36页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36页
     ·纤维素酶的酶谱分析第36页
     ·粗酶液的制备第36页
     ·硫酸铵分级沉淀第36页
     ·疏水柱作用层析第36-37页
     ·S-100 凝胶过滤层析第37页
     ·超滤浓缩第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41页
     ·硫酸铵分级沉淀第37页
     ·纤维素酶的酶谱分析第37-38页
     ·纤维素酶的纯化第38-39页
     ·半纤维素酶的纯化第39-41页
   ·小结与讨论第41-43页
第五章 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定性分析和酶学性质第43-52页
   ·实验材料第43页
     ·菌株和培养基第43页
     ·试剂第43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43页
   ·实验方法第43-44页
     ·蛋白质 N-末端测定第43页
     ·EG1 的质谱鉴定第43页
     ·EG1 和 X1 的最适温度第43-44页
     ·EG1 和 X1 的最适 pH第44页
     ·EG1 和 X1 的温度稳定性第44页
     ·EG1 和 X1 的 pH 稳定性第44页
     ·金属离子对 EG1 和 X1 酶活的影响第44页
     ·EG1 和 X1 动力学常数的测定第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50页
     ·蛋白质 N-末端测定第44-45页
     ·液质联用质谱鉴定第45-46页
     ·EG1 和 X1 的最适温度第46-47页
     ·EG1 和 X1 的最适 pH第47页
     ·EG1 和 X1 的温度稳定性第47-48页
     ·EG1 和 X1 的 pH 稳定性第48-49页
     ·金属离子对 EG1 和 X1 酶活的影响第49页
     ·EG1 和 X1 动力学常数的测定第49-50页
   ·小结与讨论第50-52页
第六章 总结第52-54页
   ·结论第52页
     ·HD1031 的鉴定第52页
     ·HD1031 所产纤维素酶及半纤维素酶的纯化与鉴定第52页
     ·纯酶 EG1 和 X1 的性质研究第52页
   ·问题与展望第52-54页
     ·问题第52-53页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附录 溶液的配制方法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拮抗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产胞外抗菌物质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急慢性应激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及脑内bFGF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