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概述 | 第16-21页 |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概述 | 第16-18页 |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涵 | 第16-17页 |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和知识、能力目标之间的关系 | 第17-18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 | 第18-19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性 | 第19-21页 |
1、 有利于全面落实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 | 第19页 |
2、 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 第19-20页 |
3、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20页 |
4、 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 第20-21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问题及成因 | 第21-25页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1、 教学目标设计中不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第22页 |
2、 教学内容不善于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 第22页 |
3、 教学方法不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 第22-23页 |
4、 课堂教学环境不利于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第23页 |
5、 课堂教学评价不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 第23页 |
(二)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3-25页 |
1、 教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认识有偏颇 | 第24页 |
2、 教师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主动性不足 | 第24页 |
3、 教师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能力有限 | 第24页 |
4、 升学压力是造成难以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主要因素 | 第24-25页 |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对策 | 第25-33页 |
(一)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首要前提 | 第25-26页 |
1、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 第25页 |
2、 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素质 | 第25-26页 |
(二) 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原则 | 第26-27页 |
1、 整合性原则 | 第26页 |
2、 情境性原则 | 第26页 |
3、 体验性原则 | 第26页 |
4、 情意交融原则 | 第26-27页 |
(三) 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策略 | 第27-33页 |
1、 整合三维教学目标 | 第27页 |
2、 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 | 第27-28页 |
3、 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 | 第28-30页 |
4、 优化课堂教学环境 | 第30-31页 |
5、 完善课堂教学评价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注释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附录一 | 第38-40页 |
附录二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