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与乡村人际关系变迁--以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后的变迁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导论 | 第9-2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本研究运用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基本概念和篇章安排 | 第19-22页 |
2 贵阳市郊和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 第22-27页 |
·西江的政企一体发展模式 | 第22-23页 |
·郎德的村民自主发展模式 | 第23-24页 |
·偏坡的政府主导发展模式 | 第24-25页 |
·肇兴的企业接管发展模式 | 第25-27页 |
3 旅游开发中的矛盾冲突关系 | 第27-35页 |
·开发主体的利益冲突 | 第27-29页 |
·村庄主体的道德矛盾 | 第29-35页 |
4 旅游开发中的冲突关系调适 | 第35-42页 |
·冲突调适的现状 | 第35-39页 |
·干预性调适与自主性调适相结合 | 第39-42页 |
5 旅游开发中的乡村人际关系变迁路径 | 第42-49页 |
·社会交往层面:熟人社会的陌生人行为逻辑 | 第42-44页 |
·精神关系层面:村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失序 | 第44-47页 |
·权利分配层面:传统权威退场与新权力分散 | 第47-49页 |
6 旅游开发与乡村人际关系变迁思考 | 第49-52页 |
·村落共同体形式变迁 | 第49-51页 |
·乡村旅游发展的逻辑 | 第51-52页 |
7 结论与思考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2页 |
·讨论与思考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1:乡村旅游与农村社区发展调查问卷 | 第59-63页 |
附录2:“旅游与社区建设”访谈提纲 | 第63-68页 |
附录3:案例主背景资料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