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钢铁产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在鞍钢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11-13页 |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理论 | 第13-15页 |
·生态工业理论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2.理论和方法综述 | 第18-28页 |
·低碳经济及相关理论 | 第18-22页 |
·低碳经济理论 | 第18-19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19-20页 |
·生态工业理论 | 第20-22页 |
·清洁生产理论 | 第22页 |
·钢铁产业低碳经济发展与评价研究 | 第22-25页 |
·国外钢铁产业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 第23-24页 |
·国内钢铁产业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 第24页 |
·钢铁产业低碳经济评价研究 | 第24-25页 |
·钢铁产业低碳经济研究中应用的分析方法 | 第25-28页 |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 第25-26页 |
·工业代谢方法 | 第26-28页 |
3.钢铁产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 第28-48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依据 | 第28-29页 |
·构建的原则 | 第28页 |
·构建的依据 | 第28-29页 |
·指标的构成 | 第29-31页 |
·指标设计流程 | 第29-30页 |
·指标的选取 | 第30-31页 |
·指标测试模型与标准值的确定 | 第31-34页 |
·指标的测度模型 | 第31-33页 |
·标准值的确定 | 第33-34页 |
·集成赋权 | 第34-45页 |
·主观确定权生的AHP法 | 第34-38页 |
·客观确定权重的熵值法 | 第38-43页 |
·综合集成赋权 | 第43-45页 |
·综合评价指数的确定 | 第45-48页 |
·定量指标评价总值 | 第45-46页 |
·综合集成赋权 | 第46页 |
·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考核方法 | 第46-48页 |
4.应用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鞍钢低碳经济发展 | 第48-50页 |
·鞍钢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第48-49页 |
·鞍钢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9-50页 |
5.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0页 |
·创新点 | 第50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