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市联通营销人员培训体系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现代培训理论及运用实践 | 第15-26页 |
| ·培训概述 | 第15-19页 |
| ·培训内涵 | 第15-16页 |
| ·企业内容与方法 | 第16页 |
| ·培训体系流程 | 第16-19页 |
| ·相关学习理论 | 第19-22页 |
| ·学习型组织理论 | 第19页 |
| ·胜任力理论 | 第19-20页 |
| ·资本理论 | 第20-21页 |
| ·强化理论 | 第21页 |
| ·成人学习理论 | 第21-22页 |
| ·现代培训理论在企业的实践 | 第22-24页 |
| ·海尔集团以人为本的员工培训 | 第22-23页 |
| ·华为公司的专业培训系统 | 第23页 |
| ·优秀企业的培训体系的启示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营销人员培训现状诊断分析 | 第26-40页 |
| ·公司概述 | 第26页 |
| ·营销人员基本情况和群体特征 | 第26-29页 |
| ·基本情况 | 第26-29页 |
| ·群体特征 | 第29页 |
| ·营销人员主要工作职责 | 第29-30页 |
| ·培训现状 | 第30-35页 |
| ·培训现状的问卷调查 | 第31-32页 |
|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第32-35页 |
| ·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5-39页 |
| ·缺乏科学的培训管理理念 | 第36页 |
| ·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 | 第36-38页 |
| ·缺乏培训管理保障支撑体系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营销人员培训体系设计 | 第40-60页 |
| ·设计原则 | 第40-42页 |
| ·战略导向原则 | 第40页 |
| ·岗位胜任原则 | 第40-41页 |
| ·人企结合原则 | 第41页 |
| ·成本效益原则 | 第41页 |
| ·普遍和重点结合原则 | 第41页 |
| ·规范化和系统化原则 | 第41-42页 |
| ·培训模式设计 | 第42-43页 |
| ·培训需求分析 | 第43-49页 |
| ·战略层次分析 | 第43-44页 |
| ·组织层次分析 | 第44页 |
| ·岗位层次分析 | 第44-45页 |
| ·个人层次分析 | 第45-46页 |
| ·需求的评估 | 第46-47页 |
| ·需求分析流程 | 第47-48页 |
| ·需求分析结论 | 第48-49页 |
| ·制定培训计划 | 第49-52页 |
| ·培训费用预算 | 第49-50页 |
| ·培训时间确定 | 第50页 |
| ·培训地点确定 | 第50页 |
| ·培训师资选择 | 第50-51页 |
| ·培训方式选择 | 第51页 |
| ·培训课程设计 | 第51-52页 |
| ·培训实施 | 第52-55页 |
| ·培训实施前的准备 | 第52-53页 |
| ·培训实施中的工作 | 第53-54页 |
| ·培训实施后的工作 | 第54-55页 |
| ·培训效果评估 | 第55-57页 |
| ·确定评估层次 | 第56页 |
| ·确定评估方法 | 第56页 |
| ·评估流程 | 第56-57页 |
| ·评估结果的档案管理 | 第57页 |
| ·新体系和原体系的比较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五章 营销人员培训支撑体系设计 | 第60-68页 |
| ·组织机构保障 | 第60-61页 |
| ·企业文化的支持 | 第61-62页 |
| ·培训规章制度保障 | 第62-64页 |
| ·营销人员的培训的时间保障制度 | 第62-63页 |
| ·营销人员的培训的合同管理制度 | 第63页 |
| ·营销人员培训结果奖惩制度 | 第63页 |
| ·营销人员培训经费保障制度 | 第63-64页 |
| ·完善内部兼职讲师制度 | 第64-66页 |
| ·内部兼职讲师的等级设置 | 第64-65页 |
| ·内部兼职讲师的选拔聘任 | 第65页 |
| ·内部兼职讲师的考核 | 第65-66页 |
| ·内部兼职讲师等级调整 | 第66页 |
| ·完善营销人员培训教材库 | 第66-67页 |
| ·建立培训成果转化机制 | 第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附录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