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政策工具选择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环境政策工具选择的一般理论 | 第19-36页 |
·政策工具概述 | 第19-21页 |
·政策工具的含义 | 第19页 |
·政策工具的分类 | 第19-20页 |
·政策工具的功能 | 第20-21页 |
·环境政策工具的类型及其比较 | 第21-30页 |
·环境政策工具的类型 | 第21-29页 |
·环境政策工具各类型的比较 | 第29-30页 |
·环境政策工具选择的标准 | 第30-32页 |
·适用性 | 第30页 |
·可行性 | 第30-31页 |
·有效性 | 第31页 |
·动态性 | 第31-32页 |
·导向性 | 第32页 |
·环境政策工具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32-36页 |
·环境政策问题的属性 | 第32页 |
·环境政策目标 | 第32-33页 |
·环境政策工具本身 | 第33页 |
·原有政策工具的影响 | 第33-34页 |
·环境政策工具选择者的素质 | 第34页 |
·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 第34-35页 |
·政策工具选择的环境 | 第35-36页 |
第3章 我国环境政策工具选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6-47页 |
·我国环境政策工具选择存在的问题 | 第36-42页 |
·选择范围的有限性 | 第36-37页 |
·选择类型的不恰当性 | 第37-39页 |
·选择过程的单一性 | 第39页 |
·选择导向的偏执性 | 第39-40页 |
·选择结果的低效性 | 第40-42页 |
·我国环境政策工具选择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42-47页 |
·工具选择的环境影响 | 第42-43页 |
·工具选择的惯性思维 | 第43页 |
·工具设计的技术原因 | 第43-44页 |
·工具选择者的素质限制 | 第44-45页 |
·工具选择的利益驱动 | 第45-47页 |
第4章 美国与日本环境政策工具选择的经验借鉴 | 第47-52页 |
·美国环境政策工具选择的经验借鉴 | 第47-49页 |
·在环境政策规制工具的选择中引入成本收益分析 | 第47页 |
·更多地选择经济性政策工具解决环境问题 | 第47-48页 |
·政府较强的环境管理能力有利于政策工具的选择 | 第48-49页 |
·多种政策工具的配合与协调至关重要 | 第49页 |
·日本环境政策工具选择的经验借鉴 | 第49-52页 |
·地方政府在环境政策工具选择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 第50-51页 |
·环境政策工具的选择以构建循环型社会为价值导向 | 第51-52页 |
第5章 优化环境政策工具选择的对策分析 | 第52-60页 |
·塑造政策工具选择的良好环境 | 第52-54页 |
·完善环境政策工具选择的法律环境 | 第52页 |
·建立环境友好的市场体系 | 第52-53页 |
·完善政府环境管理体制 | 第53-54页 |
·丰富和完善可供选择的环境政策工具 | 第54-56页 |
·加强环境政策工具的技术创新 | 第54页 |
·不断完善经济性政策工具 | 第54-55页 |
·扩大公民参与环境治理的广度和深度 | 第55-56页 |
·加强环境政策工具之间的优化组合 | 第56-57页 |
·注重各种环境政策工具的优势互补 | 第56-57页 |
·加强各种环境政策工具的组合使用 | 第57页 |
·提高环境政策工具选择者的素质 | 第57-58页 |
·不断提高政策工具选择者的知识水平 | 第57页 |
·不断加强政策工具选择者的能力素质 | 第57-58页 |
·注重环境政策工具选择的本土化 | 第58-60页 |
·走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之路 | 第58-59页 |
·因地制宜选择环境政策工具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