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云南甲马造型特点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甲马的概述 | 第11-17页 |
第一节 甲马的渊源 | 第11-14页 |
一、 甲马的概念 | 第11-13页 |
二、 甲马的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第二节 云南甲马产生的条件 | 第14-17页 |
一、 原始宗教文化 | 第14-15页 |
二、 造纸术 | 第15-16页 |
三、 雕版印刷术 | 第16-17页 |
第三章 云南甲马的审美特征分析 | 第17-23页 |
第一节 云南甲马造型来源 | 第17-19页 |
一、 崇拜与鬼神 | 第17-18页 |
二、 需要与意愿 | 第18页 |
三、 生活的观察 | 第18-19页 |
第二节 云南甲马中的民间文化观念 | 第19-23页 |
一、 理性与感性的交织 | 第19-20页 |
二、 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融合 | 第20-21页 |
三、 审美意识与功利意识的统一 | 第21-23页 |
第四章 云南甲马的造型特点 | 第23-37页 |
第一节 影响云南甲马的因素 | 第23-25页 |
一、 民间观念对云南甲马造型的影响 | 第23-24页 |
二、 云南甲马工艺对造型的影响 | 第24-25页 |
第二节 云南甲马的表现形式 | 第25-34页 |
一、 情绪化的线造型 | 第25-26页 |
二、 随意、夸张、概括的图案造型 | 第26-29页 |
三、 特殊的画面空间构成 | 第29-32页 |
四、 象征性的色彩观 | 第32-33页 |
五、 丰富多彩的题材品类 | 第33-34页 |
第三节 云南甲马与民间木刻 | 第34-37页 |
一、 云南甲马与木版年画的区别 | 第34-35页 |
二、 云南甲马与其他地方甲马的区别 | 第35-37页 |
第五章 云南甲马在当代的价值意义 | 第37-41页 |
第一节 云南甲马造型艺术在美术中的价值 | 第37-38页 |
第二节 云南甲马是民俗文化的载体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